當前位置: 芒果小說 古代言情 那個注定要位極人臣的女人 第9章 第九章

《那個注定要位極人臣的女人》第9章 第九章

次日,林先生在謝老爺歸宅后,敲開了對方的門。

 謝老爺今日做一樁大生意,心頗好,遂詩興大發,回家大筆一揮寫了一幅對聯,自覺寫得不錯,正站在桌前欣賞。

 他看到來人是大兒的婦德先生,并不怎麼上心,只問:“林先生?怎麼了?可是小的功課有什麼問題?” 林素站在門前,先恭敬地行了個禮,方抬步進屋。

 道:“小姐功課沒有問題。

不過,關于知秋小姐,老確有事想與老爺商量。”

 “嗯?” “老敢問老爺,如此心教導大小姐,可是對大小姐的將來,有什麼特別的安排?” “……?” 謝老爺未語,似是對的說法有所不解。

 林素安靜地立在屋中,姿端正,衫整潔,如寒松掛雪靜立。

 沒有急著解釋,反倒不慌不忙地又行一禮,才不卑不地道:“老斗膽出言……老爺之所以如此看重大小姐的教育,無非是因為不希謝家的姑娘將來辱沒謝氏一族的門楣,且大小姐聰穎,老爺格外偏罷了。

 “但是,依老之見,大小姐的界限遠不止于此。

只要老爺妥善安排,大小姐未來能給謝家帶來更大的榮耀。”

 “——!” 林素的這句話,似乎中了謝老爺心深的某個位置。

 他確實一向覺得,自己這個兒有點與眾不同,只是孩子未來出路不多,他沒想到什麼特別好的安排,便姑且耽擱著罷了。

 這林先生主來提想法,也不是不能聽聽。

 謝老爺直起,雖沒有完全信畫的大餅,但似被勾起幾分興趣,道:“你繼續說。”

 林素緩緩道:“恕老直言,先前幾回府中有客來拜訪時,老也有幸見過謝家其他小輩。

Advertisement

 “謝家乃是一代書香名門,子嗣自然皆是人中龍

只是可惜……依老之見,除了大小姐之外,謝家其他孩,多只是中上之才,還遠算不上出類拔萃。

 “但大小姐不同……大小姐,賦之天資,即使在謝氏一族中,也算難得一見。

只要老爺妥善安排,大小姐絕對有機會為謝家小輩之中,最為出之人。”

 聽到最后一句話時,謝老爺的眼神微微一亮。

 不得不說,這是他喜歡聽的話。

 謝老爺過往自己在同輩兄弟中并不出眾,又以自己是謝氏一族為榮,生平最怕別人私下議論他不像謝家人。

 在培養知秋這件事上,他也的確如林素說的那般。

 一方面,知秋是他的第一個孩子,難免偏些。

何況,時那般不說話,子又有些古怪,他在上花的心思也最多。

 另一方面,知秋的天賦也是有目共睹的,他自然希能知書達理,為謝家、為自己長臉。

 但在林素向他提起之前,他的野心也就到此為止了,并沒有更大的打算。

 最多是偶爾會想想,知秋這般聰慧,相貌又,若是將來運氣好的話,會不會有機會嫁高門大戶? 不過,這種事說不準,也就是想想罷了。

他還是更在乎自己在謝家的聲

 若是真如林素所說,能讓知秋為謝家同輩中最出之人,那麼于他而言,無異于翻之仗。

 能一口氣扳回他這些年在堂兄弟那里的憋屈,對他來說,這比培養兒本還要有吸引力得多。

 林素端詳著謝老爺面上細微的變化。

 看到謝老爺面有斟酌,便知道他已被自己說

 林素趁熱打鐵,繼續說:“此事的關鍵,除了大小姐本的能力以外,還有一點至關重要,即是‘他人的認可’。

Advertisement

 “大小姐生活在閨中,是家中父母先生知道聰穎過人,并無大用。

 “大小姐作為晚輩,若是在整個謝家沒有話語權,任再怎麼聰慧,最多從其他謝家長輩口中得一句居高臨下的夸贊,不會認真將這個小姑娘當回事。

 “但是,若是人人都知曉大小姐聰慧,人人都認可大小姐才華罕見,今后每當提起謝家,世人第一個便想起大小姐的名字,讓其他人的名氣難以與相較……那又如何呢?” 謝老爺心中一,轉過彎來。

 在謝家的范圍,他們自己議論誰第一誰第二,那都是自己排的,沒什麼意思。

 唯有外面的人都如此認為,那才是公認的。

 若是人人都承認謝知秋乃是第一,那麼他那些兄弟即使不服氣,又能如何? 謝老爺有所意,道:“你的意思是,想辦法給知秋推一個才的名聲?” 林素頷首:“世人對子的期不高,正因如此,子中若是出了格外出類拔萃之人,會引得世人驚奇,即使不在場縱橫,也可以獲得與男子比肩的名。”

 謝老爺以手點桌,斟酌起來。

 過了一會兒,他躊躇地說:“可此事本該自然而為,強行為之,只怕不好。

況且子本該待在閨中,若想要他人承認的能力,難免要刻意地時常拋頭面,這不合適吧?” “不必如此。”

 林素顯然早有考量。

 道:“強行為之,當然不好。

但大小姐本有真才實學,何畏之有?我們只需要推波助瀾,為之保駕護航即可。

 “況且,人各有想法、各有心思,文人更有互輕之心,要讓人人喜歡、人人認同,本就是極難之事。

老爺可有想過,這世上其實還有更簡單的方式,能讓一個人的才華與名聲,為公認的?” 謝老爺苦思冥想,卻并未領會。

Advertisement

 林素揭曉答案:“——不必人人承認,只需有權威承認即可。”

 “——!” 謝老爺眼神一,恍然大悟。

 林素神微定,終于揭開此行的來意:“老爺應當也聽說過,甄奕這個人的名字?” 謝老爺軀一震,竟下意識地正襟危坐,道:“甄老之名,如雷貫耳,麟自然聽過。”

 甄奕,乃是如今梁城……不,放眼整個方國,也是赫赫有名的學者。

 他不但著作等,且襟懷坦明磊落,一度至禮部尚書,又不留權勢,急流勇退而辭,改以教書育人為業,連先帝都對他稱贊有加,在現今讀書人中有極高的聲,甚至被稱為“活著的圣賢”。

 倒不如說,林素這個長居后院教導眷的婦德先生,在這個時候會提及甄奕之名,反而更讓謝老爺吃驚。

 林素見謝老爺知道,便不費口舌多說,只道:“我父親仙逝之前,乃太學五經博士,一生育人,桃李滿天下。

 “甄奕當年在太學讀書時,曾是我父親的得意門生,師徒二人甚好。

那時,他常來我家拜訪,也愿稱我一句‘小師妹’。

 “前幾年,他告老還鄉之后,仍不太閑得下來,故昔日友人之邀,赴白原書院任教。

這既是他本人有意傳道業,亦是打發閑暇時

 “他妻子頗善棋,亦是梁城中有名的賢婦。

 “不如讓大小姐借想學棋之名,同拜他們夫妻二人為師。

如此一來,既順理章有名師弟子之名聲,又可以此為名目,讓大小姐每年赴白原書院學習九個月。

 “大小姐子,雖難以與同齡男子同室學習,但為先生弟子,勢必可以廣覽書院之藏書,亦有機會向諸多名師求教。

Advertisement

若是時機合適……我想允許隔墻旁聽,也未必完全沒有可能。

 “甄奕其人,一向敬重老之父。

喪父喪夫之時,他也曾顧念早年我父親的恩,多次讓他夫人私下接濟于我。

 “我想,若是我以昔日小師妹之名義,斗膽向他引薦大小姐,他應當會考慮一二。

 “接下來,以大小姐之天賦,甄師兄他見了,想來會愿意收下這個弟子。”

 * 得到謝老爺的首肯后,次日,林素當即一封書信送去白原書院。

 沒多久,回信送到,林素便專程領著謝小姐,去見了多年未見的甄師兄夫婦。

 謝小姐再回家時,便已了名士甄奕的親傳弟子。

 此事,甚至驚了謝家本家。

 甄奕一度至禮部尚書,絕對屬高之列。

 更重要的是,他為人寬厚風趣、平易近人,極與人結仇,居高位,卻并不執著于功名利祿,連先帝都曾贊他“浮云不系一仙翁”。

 前年他并未貪權勢,反而主退,十分符合當下文人傲骨不折的價值觀,于是顯著增加了他的聲

 如今,甄奕正被奉為文人之表率,一眾學子稱頌,以至于一大批人都以白原書院讀書為榮,風頭正勁。

 這樣的甄奕,竟忽然收了一個八歲作弟子,任誰都會覺得驚異。

 謝老爺如今腰也了,背也直了,見誰都滿面春風。

 別人恭喜他,他表面上說著沒有沒有對小是過譽了,可眼里的興抑不住。

 不過,當謝府一片喜氣洋洋,人人都在恭賀謝老爺、謝小姐的時候,主角謝知秋本人,倒是一聲不吭地溜去后面的廂房,敲開了林先生的門。

 相比較于外界慶賀的熱鬧,林先生本該是最大的功臣,可本人卻未面,反倒一個人留在屋中喝茶,倒顯得十分素凈寂寥。

 謝知秋一句話沒說,只是站在門口,默默向先生行了一禮。

 屋一縷淡煙升起,林素放下茶盞,冷目瞥,問:“外面人人都在為你慶祝,你反而跑到我這老太婆這里做什麼?” 謝知秋并未被林先生尖利的眼神嚇退,反道:“我來向先生道謝。”

 頓了頓,又補充道:“我知道是林先生說服我父親的。”

 林素垂下眼睫,不以為意:“隨口講幾句話罷了,我也沒做什麼。”

 謝知秋睜著一雙幽黑的烏眸,仍

 林素淡淡一瞥,問:“怎麼,還有事?” 謝知秋說:“我聽說,先生之所以能在甄大人那里說上話,是因為甄大人早年是先生父親的學生,林先生可以與甄大人師兄妹相稱。

既然如此……先生為何不自己教我?” 林素聽了這番話,移開目,呷了口茶。

 然后,對謝知秋招招手,道:“過來。”

 謝知秋遲疑地走過去。

 然后,林素將手放到頭上,輕輕一

 林素道:“若由我來教你,我能給你的,只有學識。

 “我不能說學識在世上完全沒用,但從我的經歷來看……這東西的作用不過如此罷了。

 “而甄師兄不同,他真的做過,曾居高位,他不只有學識,還有名、人脈、場經驗……他能給你許多我遠遠給不了的東西。

我不清楚這些對一個子會不會有用,但無論如何……有總比沒有好吧。”

 謝知秋低下頭來,沒有吭聲。

 林素放下手,閉上眼,道:“好了,你走吧,外面還有許多人在等你,不要老把時間花在我這個老上,我也不喜歡和太聰明的小孩太親近。”

 謝知秋沒有說話。

 只是跪下來,將額頭伏到雙手,對林先生深深一拜。

 然后,離去,果然沒有再回頭。

 * 能夠跟隨甄奕學習,絕不是小事。

 謝老爺因此足足興了數日。

 為了讓尚不知事的兒到白原書院后能夠落落大方、千萬不要表出孤陋寡聞的模樣,幾天后,謝老爺專門將謝知秋抓來,親自為介紹—— “白原書院乃百年前由大儒方勻親自創辦,至今仍是方國有名的讀書圣地,可謂人才濟濟。”

 “它不似國子監那般,只招收王公貴族高子弟,亦不似縣學之類,須得有功名有推薦才能讀。

它招收學生的范圍更廣,是謂有教無類,且設有小學之科目,學只要滿七歲即可讀學習基礎知識。”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