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芒果小說 古代言情 家養小首輔 第23章

《家養小首輔》第23章

薛俊才是第一個孫子,也是親手從襁褓中帶大的孫子,打小就疼薛俊才。整個薛家誰不知道薛俊才是趙氏的心肝寶貝疙瘩,誰惹誰倒霉。這次若不是事鬧太大,不是一個婦道人家能言的,還指不定是什麼樣。

“你別急,先吃面,總會有辦法的。”

……

趙氏回來,薛老爺子正盤膝坐在炕上旱煙。炕桌上放著一個水盆,水盆里溫著一碗飯。

“快吃點,去干什麼去了這麼長時間。”

趙氏走到炕沿坐下,也不出聲。薛老爺子見,又道:“這又是咋了?飯都不吃了?”

“你說咋了,你說我這是咋了?你都不去看看俊才現在啥樣了,不是你孫子,他不是你孫子是不是?”吼了兩聲,趙氏起眼窩來,邊哭邊道:“你這個狠心的,我說我去找那小崽子你不讓,可你瞅瞅俊才,我孫兒多孝順啊,都病那樣還口口聲聲要給家里揚眉吐氣。你就為了你那張臉活吧,咱自家的錢給誰花不給誰花,還不能自己做主了?

“俊才做學問做得多好,誰不夸他出息,老大也說了去學館學個一年半載,下場拿個秀才肯定沒問題。如今這一切都被那小崽子毀了!讓我看那兩個秀才公就是故意打我俊才,那個老秀才可是鄭里正請來的,誰知道他們是向著誰的……”

這話讓薛老爺子眉心一跳。

他也曾去和族長說過這事,族長卻是讓他別想多了。可與突然仿佛開了竅的薛庭儴相比,薛老爺子肯定是看中薛俊才的。

這是多年來固的思想,也是因為薛俊才是長孫,是以后薛家立門戶的人。難道真因為這次輸了,就真不供他上學了。

Advertisement

可上學卻是要花銀子的,錢怎麼來?

趙氏一面哭一面里抱怨著,薛老爺子卻不說話,只是一口比一口狠地吸著旱煙。

把一袋子煙葉完了,他才恍然醒過來,一把將煙袋扔在炕腳,了腳上的鞋,側歪在炕上:“睡覺!”

趙氏被他這靜嚇了一跳,卻也不敢再吭聲了。

東籬居,陳老板翻著手里那一疊宣紙,有種如獲至寶的覺。

“很不錯,字比之前更進了。”

薛庭儴謙虛地說:“也是寫多了的緣故。”

陳老板吩咐阿才去柜臺里取了一兩銀子給他。

“再過幾日便是學館開館的日子,你是時可別忘了去。拜師六禮別忘了,至于束脩,若是手頭上不寬裕,緩緩也并無不可。”

薛庭儴還沒說話,招兒已經在旁邊說上了:“陳叔,你就放心吧,這清遠學館又不是那死要錢的清河學館,咱手里的銀子夠給束脩。”

陳老板點點頭,對薛庭儴道:“至于我這里,還有不抄書的活計,價錢給你優厚。你帶回去抄,或者在店中抄都可,當然若有空閑前來,這里的書也任你看。”

“謝謝陳叔了。”

“謝什麼,反正雇誰不是雇,你的字寫的好,說起來也是我占了你的便宜。”陳老板是個明白人,清楚讀書人都有自己的傲氣,才會這麼說。

不過薛庭儴卻是真把這份恩給記在了心里。

之后他又在陳老板手里接了個抄書的活兒,才帶著招兒踏出東籬居。

兩人一路向前行去,快走出南市時,他突然拉著招兒改了道。

“咋了?這是去哪兒?”

薛庭儴也不說話,就是拉著招兒走,直至到了上次兩人吃面的面攤,招兒才明白過來。

“老板,來兩碗揪片,多要澆頭。”

Advertisement

他擇了一張干凈的空桌坐下,見還站在,拉坐下來。

“你還吃什麼?我帶你去吃。”

年的表很認真,招兒莫名的眼熱了一下,笑嗔道:“你這才掙了多大點錢,就這麼胡吃海喝的。”

薛庭儴眼神暗了暗,招兒卻還沒自覺,里念叨讓他有錢了就收著,馬上去學館上學了,免不了有花錢的地方,自己買點啥都方便之類的話。

說了半天,也沒見對方有點靜,招兒才抬頭去看他,果然見小男人一副生氣了的模樣。

其實薛庭儴生氣并不明顯,讓外人來看可能就是一種面無表。只是招兒太悉他了,所以第一時間就反應過來。

瞧瞧他,微抿著,腮幫子不自覺鼓了一點點,還用一雙黑黝黝的眼睛看,不是生氣了是甚!

“怎麼又生氣了?”口氣充滿了無奈。

他還是不說話,只能湊到近前來:“我又說啥話惹你生氣了?好好好,我錯了還不。”

他抿著角:“我說了掙了錢帶你來吃的。”

就是因為這生氣?

招兒還在發愣,他又道:“我是你男人,我帶你出來吃飯是應該的。”

這話說的,招兒差點沒被自己的口水嗆到,半響才結結道:“狗兒你咋了?怎麼說起這了。”

薛庭儴微微瞇了下眼,瞅著:“難道我不是你男人?”

呃……

“難道你沒把我當你男人?”

“難道你其實不想給我當媳婦,心里有別的男人了?”

這一連串追問直接讓招兒不知該怎麼答了,腦子里一片。

“停停停,你胡叨叨啥啊!”努力地組織了下語言,才道:“不就是吃碗揪片麼,怎麼就扯出這麼多事來。瞧,揪片來了。”

Advertisement

話音剛落下,老板就端了兩碗熱騰騰又散發著香氣的揪片來了。

“別,小心燙著,兩位客慢用。”老板將揪片放下,又說了句桌上有蒜有醋,需要的話自理,就離開了。

“快吃吧,糊了就不好吃了。”招兒一面說,一面將其中一個碗里放了些醋,推到薛庭儴的面前。

薛庭儴吃面喜歡放些醋,不要太多,他怕酸,但也不能太,會沒醋味兒。當年裘氏還在的時候,都拿不住兒子的口味,也就招兒能拿得準準的。

這個口味跟著薛庭儴很長時間,可自打招兒死了,他就再也不吃醋了。

因為沒了那個能幫他放醋的人,他也曾試著自己放過,可每次都是以酸得嗆人作為結局收場。

心里想著這些,薛庭儴的心突然一下子就平靜下來。

沒有死,其實這樣就好,他會有很多很多的時間,讓明白他是男人,而不是弟弟。

“你也吃吧。”薛庭儴從竹筒里出兩雙筷子,遞給招兒了一雙。

招兒自下面瞄了他一眼,終于松了口氣。

他終于不生氣了,這怪脾氣真是跟小時候一模一樣,長大了都不改!

心里一面無奈地想著,拿起筷子就吃了起來。

兩人吃罷面,薛庭儴來老板會賬。

他將那一兩銀子遞給老板,胖胖的面攤老板一臉為難。原來小面攤上很收到銀子,都是用銅錢來付賬的,老板本沒零可找。

薛庭儴愣住了,他竟是忘了這茬。

正當招兒想掏銅板出來付時,他突然說了一句等等,從腰帶里掏出幾個銅板,不多不正是八個。

正是那日第一次去東籬居,招兒臨走時給他的。本想著用自己掙來的錢請吃面,誰知道最后還是用了的錢。

Advertisement

離開面攤后,薛庭儴問道:“你還想吃什麼,咱們去買。”

招兒詫異地看了他一眼:“還吃什麼啊,我這會兒都要撐的不行了。”

他也不說話,就拉著招兒一路去了東市。

這家鋪子買點果子,那家店里買些油糕,又買了些花生蕓豆啥的,一共六七個紙包綁在一起,是招兒吃的。

有著之前的經驗,招兒也不敢說他花錢的話了。

就這麼一路拎著這些紙包,跟在他背后走著,招兒覺心怪怪的,一種說不上來的覺在心里蔓延。

半晌,才無奈地搖了搖頭。

真是小孩的脾氣!

晚飯吃罷,薛老爺子留薛青山兄弟仨說話。

這一看就是要說什麼事,孫氏慣例找借口留下了,于是周氏也沒走,楊氏一直坐在薛青山邊沒挪地兒。

至于小輩們,都讓回屋了。

薛老爺子慣例是了一鍋煙,才將事大概說了一下。

“爹,你說啥?要賣地?”

是薛青柏的聲音。

二房屋里,招兒聽到這個聲音忍不住看了薛庭儴一眼。兩人也沒說話,就在屋里靜靜地聽著。

正房里,薛青柏激地說:“爹,做啥就到了要賣地的地步,地可是咱們莊稼人一輩子的生計,是人老幾代人的依靠。地賣了,咱吃啥喝啥用啥啊。”

薛老爺子抬手打斷他:“老三你先別激,先聽爹說完,我是這麼想的。”

說是這麼說,他卻又開始往煙鍋里塞煙,點燃了深吸一口后,才道:“我想俊才也不容易,學了這麼些年,好不容易熬到現在卻又不學了,總是有些可惜。就想著送他去那學館讀一年,甭管好歹讀了一年,老大說以俊才的學問,讀一年就能下場。若是俊才真中了,以后咱家的日子就好過了。”

“那狗子呢?”

“狗子自然也去。”從始至終,薛老爺子就沒有想不讓薛庭儴去的想法。村的人都看著,他可沒臉出爾反爾。“所以我才想賣地,咱家的況你們兄弟是知道的。送一個去都勉強,送兩個去可沒有那麼多銀子。”

頓了頓,他繼續說:“也不是都賣了,就賣兩畝,湊夠狗子和俊才進學這一年的花銷。咱家這麼多地,賣兩畝地不算傷筋骨。”

“可不管是賣一畝還是兩畝,他總歸是賣地。爹,到時候村里人該怎麼看咱家。”薛青柏說。

“什麼怎麼看不怎麼看的,我賣地供孫子讀書,還用著跟誰說不。”別看薛老爺子,他能說出這種話就說明他其實很在意。

在鄉下,賣地可是十分丟人的事。

“反正這事跟你們說了,這兩天我就去找賣主。”

見薛老爺子如此堅決,薛青柏憋著氣問道:“那地咱們都耕了,現在拿去買,那咱們之前的力氣不都白費了。”

“就是啊,大哥,你看爹為了送俊才讀書,都要賣地了,你就不說句話?”孫氏在后面掐了薛青槐幾下,他都不說話,自己忍不住出聲了。

薛青山閃爍其辭:“你看這,這不是爹的主意麼。”

“大嫂,你也不說話?這地現在賣了,以后再想買回來可買不著。”

余慶村附近的地是有數的,這些年能開的荒都開了,地就這麼多,人口卻是年年在漲,誰家有地也都是攥在手里不愿拿出來。如今薛老爺子說要賣地,放出風聲,就有人來買了。

可賣容易,再想買回來可得看運氣了。

楊氏眉眼低垂道:“地是死的,人是活的,等俊才中了秀才,再多的地都能買回來。再說了這不是爹的主意,我一個婦道人家,在家里也說不上話。”

見大房兩口子安坐在一旁,自己等人倒是像烏眼似的計較,孫氏一口氣兒堵在心口里就出不來了。

冷笑道:“大哥說俊才讀一年就能下場了,那大哥還說自己一定能中,我看這麼多年也沒見中。若是讀一年不中,后面還讀不讀了?繼續讀下去,是不是還要賣地?”

薛青槐拉了一把:“你說啥呢?”

“我說啥,我說話!憑啥一家子就得啥都著大房,地是三哥和咱家種著,你每天還要出去賣貨,合則大房一家子啥都不用干,要花錢的時候一張錢就來了,沒錢就賣地,這薛家可不止大房一家人!。”

“老四媳婦!”薛老爺子拍了拍炕桌。

孫氏一把揮開薛青槐拉著自己的手,尖聲道:“我算是夠了,想賣地可以,爹咱們今兒把明白話說說。狗子就不提了,我這人雖小心眼喜歡和人計較,可也聽蛋他爹說了,當年二哥靠著木匠手藝沒給家里掙錢,家里有幾畝地都是靠那會兒二哥掙得銀子添置的,二哥二嫂走后,狗子也沒咋花家里的錢。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