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芒果小說 武俠仙俠 逍遙英雄傳 徐達

《逍遙英雄傳》徐達

徐達回到應天后,嚴格訓練部隊,加強東線守備力量。緝查細,修繕城池,張士誠無可鑽,未敢貿然進犯。後來朱元璋稱讚徐達說:“我讓徐達回守應天最爲放心,無論遇有什麼問題,他都能妥善理。”可見朱元璋對徐達多麼信任。

湖大戰後,朱元璋還師應天,徐達等率軍攻克廬州。不久,奉命再返湖廣前線。徐達先後率兵相繼攻取江陵、夷陵(今湖北宜昌)、湘潭州(今湖南湘潭)、辰州(今湖南沅陵)、衡州(今湖南衡)、寶慶(今湖南邵)、靖州(今湖南靖縣)等地,徹底肅清陳友諒殘餘勢力,佔領湖湘地區。徐達在消滅陳友諒割據集團的戰役中,經數十戰,建立了赫赫戰功,爲表彰徐達的功績,朱元璋在至正二十四年正月稱吳王后,任命徐達爲左相國,地位在衆將之上。

至正二十五年(1365)十月,徐達等奉命率馬步舟師水陸並進,攻取淮東、泰州等地。大軍渡過長江,一舉攻克泰州海安壩(今江蘇海安),進圍泰州。經月餘戰,終於攻克泰州,擒守將嚴再興五千餘人。之後,徐達又攻下通州、興化、濠州等地。徐達在這些戰鬥中,師出迅捷,變化無窮,表現出卓越的指揮才能。

至正二十六年八月十二日,朱元璋任命徐達爲大將軍,常遇春爲副將軍,率軍二十萬討伐張士誠。徐達用反間計制勝,使張士誠的老巢平江完全陷孤立(參見<a href=‘../../01ZGZZ/16songjinxiayuan/new_page_1238.htm‘>平江之戰</a>)。次年,徐達親率將士攻破葑門,大軍一擁而上,進平江城。張士誠兀自率兵巷戰,但其手下將士已無鬥志,紛紛投降。張士誠見大勢已去,縱火焚死其妻兒,閉門上吊自殺,被其部將解救,徐達將其押送應天。破城之日,徐達嚴格約束部下,立下軍令:“掠民財者死,毀民居者死,離營二十里者死!”率軍城,紀律嚴明,秋毫無犯,很百姓的歡迎。徐達論功封信國公,是此次封賞的最高爵位。

Advertisement

吳元年(1367)十月二十一日,徐達爲徵虜大將軍、常遇春爲副將軍率師二十五萬由淮河,北取中原(參見<a href=‘../../01ZGZZ/17MING/new_page_1241.htm‘>明滅元之戰</a>)。十二月攻克濟南(參見<a href=‘../../01ZGZZ/17MING/new_page_1240.htm‘>明攻山東之戰</a>),收俘元軍三千八百五十五人,馬四百二十九匹。在北伐軍的節節勝利聲中,朱元璋於翌年正月在應天登基稱帝,建國號爲大明,建元洪武。徐達被封爲中書右丞相、兼太子傅。

元順帝逃至上都,仍然保持著一套**機構,軍事上仍然有一定實力。洪武二年(1369)二月,徐達統帥大軍攻取山西(參見<a href=‘../../01ZGZZ/17MING/new_page_1244.htm‘>明攻山西之戰</a>)、秦隴(參見<a href=‘../../01ZGZZ/17MING/new_page_1246.htm‘>明攻甘陝之戰</a>)。徐達在掃平山右、出師秦隴的整個作戰過程中,抓住<a href=‘../22YUAN/new_page_2677.htm‘>擴廓帖木兒</a>北出雁門關,進攻北平之機,乘虛直搗太原,傾覆擴廓的巢,使其進退失據,一舉平定山西。抓住陝西元軍<a href=‘../22YUAN/new_page_2676.htm‘>李思齊</a>、張思道遙巡觀,不敢主出擊的時機,直奉元,進臨洮,圍困慶,似摧枯拉朽,風捲殘荷,降李思齊,斬張思道,威震關隴。徐達用兵出奇無窮,料敵制勝,表現出過人的膽略和指揮才能。

Advertisement

徐達出師秦隴,平定關隴後,明朝北方版圖已達今河南北、山西、陝西、寧夏、甘肅一線。但擴廓帖木兒仍駐紮在沈兒峪(今甘肅定西西北),火兒忽答駐紮雲州(今河北赤城北雲州鎮),納哈出駐屯金山,失喇罕駐軍西涼州(今甘肅武威)。擴廓帖木兒在西北活猖獗,趁徐達平定關隴之師凱旋京師,大舉圍攻蘭州。洪武三年(1370)春,徐達征塵未洗,又命爲徵虜大將軍,率<a href=‘new_page_2717.htm‘>李文忠</a>、馮勝、鄧愈、湯和等分兵兩路,掃侵擾北方的元朝殘餘力量(參見<a href=‘../../01ZGZZ/17MING/new_page_1249.htm‘>明太祖第一次北征沙漠之戰</a>)。徐達從潼關向西進軍,出西路搗定西,進攻擴廓。徐達此次率軍北征,取得較大勝利,使元朝殘餘勢力嚮應昌、定西一線北撤。從此,明朝北邊的防趨於穩定。

同年十一月,徐達等班師回朝,朱元璋親自到龍江迎接北伐將士。隨後,大封功臣,徐達因功授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祿大夫、左柱國、太傅、中書右丞相參軍國事,封魏國公,歲祿五千石,子孫世襲。

爲了進一步打擊殘餘元軍,洪武五年(1372)正月,徐達再次以徵虜大將軍的份率軍北征(參見<a href=‘../../01ZGZZ/17MING/new_page_1252.htm‘>明太祖第二次北征沙漠之戰</a>)。這是一次大規模的軍事行,分兵三路,“肅清沙漠”(指對蒙古用兵)。徐達從雁門關出塞,直趨和林,作爲中路軍。三月,徐達師抵山西邊境,派<a href=‘new_page_2711.htm‘>藍玉</a>爲先鋒,出雁門關向北進。藍玉在野馬川擊敗擴廓部流部隊,徐達率軍至土剌河(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土拉河),再敗擴廓軍。擴廓敗逃後,與賀宗哲合爲一軍,在嶺北佈下陣勢阻擊徐達部隊。擴廓、賀聯軍拼死進攻,明軍挫,死傷數萬人。徐達變不驚,收戰線,堅守營壘,才免遭大敗。然後,徐達整軍而還,斂兵守塞。擴廓軍隊見此未敢貿然追擊。

Advertisement

由於蒙古軍事力量一時難以消滅,明朝對北方的戰略從以攻爲主轉爲以防爲主。從此,徐達長期在北平、山西一帶練兵備邊,鎮守北平十餘年。

徐達在鎮守北平期間,先後三次遷徙山西農民到北平屯田種地,以加強北平的防力量。徐達將他們分散到長城沿線各衛所,按其戶籍服役課稅。屬籍軍戶的,發給服、食糧,使應軍差;屬籍民戶的,分給田地、牛、種子,使納租稅。前後移民三萬五千多戶,十九萬餘人,建立屯田點二百五十餘個,墾田一千三百多頃。徐達的這些措施大大減輕了北方軍隊的糧餉供應問題,使明朝北部邊疆日趨穩定。同時,徐達嚴格訓練士卒,繕治城池,加強守備,謹嚴烽燧,時時防備蒙古軍隊的侵擾。徐達被視爲塞上長城。明朝建國後,隨著文臣地位的提高,過去立下汗馬功勞的武臣逐漸冷遇,但是徐達始終到朱元璋的重用,捍著明朝北方的安全。

長期的戎馬生涯,奔波勞累,使徐達的逐漸支撐不住,終於積勞疾,一病不起。洪武十七年(1384)閏十月,徐達在北平病重,朱元璋遣使召還應天。翌年二月二十日病逝於應天府邸,時年五十四歲。追封中山王,諡武寧。賜葬鐘山,配太廟,名列功臣第一。

關於徐達的死因,有些史書記載:“(徐)達病疽,甫痊,賜蒸鵝,流涕食之而卒。”這些材料雖不完全可靠,但也不是風捕影,隨意造的。朱元璋當了皇帝以後,爲了確保朱明皇朝“萬世一系”,便想方設法加強皇權,凡是他認爲有礙於獨裁統治的人,不管是勳臣宿將,一律翦除。胡、藍黨獄,把功臣舊將幾乎一網打盡。前一年又將南征北戰、立下大功的義子親甥李文忠暗中毒死。徐達雖爲開國功臣第一,立下蓋世大功,而且一直忠貞不二,但想到他的震主之威,朱元璋“賜蒸鵝”一事也就可能並非子虛烏有了。

Advertisement

章節報錯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