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芒果小說 重生異能 重生之實業大亨 第729章 點對科技樹

《重生之實業大亨》第729章 點對科技樹

爲了金融公司的事,李衛東專門寫了一份詳細的計劃書,打算找國家要政策支持。

發改委的會議室門前,李衛東停住腳步,整理了領和袖口,才步走了進去。

會議室中除了幾位領導之外,像是宏觀經濟研究院,國家投資項目評審中心,創新驅發展中心也都派人前來,另外經濟導報、改革報等,也都派了記者。現場大有一種智庫研討會的氣勢。

“李董事長,我給你介紹一下……”

一翻介紹後,李衛東剛打算落座,一個書模樣的人匆匆的走了進來,在爲首那位領導耳邊小聲滴咕了幾句。

爲首那人面微變,先是看了看錶,然後開口說道;“你馬上去安排。”

書匆匆離開,爲首那人又走到李衛東面前,開口說道:“李董事長,發生了一些變故,上級領導也對這次說明會很興趣,不過他日理萬機,沒有時間親自前來,所以打算以視訊的方式,位臨這次說明會。我們馬上派人準備視訊設備,說明會也得延遲幾分鐘。”

發改委的上級領導,想想也就那麼幾個人,於是李衛東開口問道:“不知道是哪位領導位臨會議?”李衛東馬上問道。

對方說出了一個名字,李衛東默默的點了點頭,心中飛速盤算起來。

有上級的領導位臨,那之前準備的說明容就得推翻,進行全面簡,領導的時間寶貴,可沒那麼多功夫聽你嗶嗶,得挑重要容說,還得儘可能的打領導。

接下來的幾分鐘,李衛東快速的重新組織彙報語言。

視訊設備準備好,又過了幾分鐘後,說明會正式開始。

“各位領導,我簡單的介紹一下我的計劃,我們小狗集團經過調查,發現上游供應鏈有很多中小企業,因爲缺乏資金而限制了發展,作爲中小企業,銀行貸款又比較繁瑣。

Advertisement

所以我們打算立一家金融公司,向金融機構進行融資,然後以借貸的方式將資金投到這些中小企業當中,給他們提供助力,從而推整個供應鏈的發展……”

李衛東快速的介紹了一番,臺下馬上有人開始提問:“李董事長,我已經詳細的看過了你們的報告,我有個問題,中小企業貸款繁瑣的問題的確是存在的,但金融公司放貸這種事,金融機構也可以做。而且金融機構在風險評估和資金監管方面也更加有經驗。”

這人的言外之意就是說,放貸這種事,有專業的金融機構,相關經驗更多,風險更可控,就算是給政策,也應該給他們,幹嘛要給你這個非專業人士?

李衛東馬上回答道:“我們做和金融機構去做完全不一樣,金融機構發放貸款,目的是爲了盈利,一切都是以盈利爲先,賺不到錢的,或者風險高的,他們未必肯做。

我們小狗集團是做實業的,給自己的上游供應鏈,並不是以盈利爲首要目標,而是爲了構建更龐大、更穩定的供應鏈系,我們尋求的是整個產業的發展。當然從另一個角度講,產業的發展,也會給我們帶來盈利。”

又有人開口問道:“李董事長,你剛纔提到了風險,我的問題就是有關風險的。我們國家的金融行業起步晚,監管系也不健全,即便是大型的金融機構,也有很多監管不到的地方,也會產生很多風險,你們是做製造業的,是如何看待潛在的金融風險問題?”

對方的潛臺詞是,人家大型金融機構尚且不能規避風險,你一個做製造業的憑什麼去規避風險問題?

李衛東早就料到會有人問金融風險的問題,於是他馬上答道:“我對於風險的看法,跟金融機構不一樣。金融機構對於風險的考慮,是貨幣層面的,所有事都是以金錢衡量。

Advertisement

而我對於風險是從供應鏈角度來看的,只要供應鏈足夠穩定,那麼整個供應鏈中的任何一環都是風險可控的。所以我們要維護的,是整個供應鏈的韌,而不是金錢層面的得失。”

李衛東又簡單了回答了幾個問題,但他知道,這些解疑答還打不了視訊的那位領導。想要說服人家,還得從國家發展層面手。

於是李衛東主說道;“最近幾年,國經濟發展迅速,老百姓的工資也在上漲,這使得企業用工本在不斷增加,我做製造業的最能夠到這一點。

而用工本的增加,也使得很多外資企業將工廠轉移到人工本更低的國家,這未嘗不是一種產業的轉移,我想各位領導肯定也注意到這一點了吧?

日本學者赤松要在三十年就提出了雁行理論,二戰以後的產業轉移,也一直在印證這個理論。按照這套理論,接下來的產業轉移,將會從我們中國,轉移到越南、柬埔寨、印度等勞力便宜的國家。

但是我們並沒有像日本、韓國那樣富裕起來,我們還於發展中階段,如果產業真的外移的話,等於是把飯碗端給了別人,我們自己可就要肚子了!那麼我們該如何解決產業外移的問題呢?

有人說發展科技產業,提高生產力水平,提高製造業附加值,用更高的利潤來填補產業外移所失去的利潤。但不要忘了,我們有十四億人,我們的人口比全部發達國家還要多,全世界所有的高科技產業加起來,都未必能養活的起我們這十四億人!”

李衛東的這幾句話,頓時引起了視訊領導的興趣。

李衛東接著說道:“我們中國人也不可能一直用子換飛機,我們的工人也不可能一直拿著低廉的工資,我們的製造業更不可能停留在勞集型的狀態。

Advertisement

工資上漲是不可逆的,也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我們的勞本,只會越來越高,這的確會讓我們的製造業失去國際競爭力。畢竟資本都是追求利潤的。

但勞本不是製造業本的唯一因素,若是工人薪水足夠低,就能帶來製造業的話,那麼非洲早就是製造業第一大洲了!哪得到我們中國吃製造業這碗飯!

我們能夠發展製造業,是因爲還有其他優勢,比如高效的制、完善的基礎建設,充足的能源供應,勤勞的人民等等。但以上這些東西,我們有,其他國家也可以有。

我們可以提高行政效率,其他國家通過科學管理和向我們學習,也能做的到;我們有完善的基礎建設,其他國家只要肯投資金,也能把基礎設施建起來;

我們有充足的能源供應,其他國家同樣能從中東買到石油天然氣;我們中國人是很勤勞,但其他國家的老百姓也未必都是懶漢,總會有人願意爲了更好的生活去拼搏。

但有一種東西,是我們所獨有的,那就是龐大的量!我們有十幾億的人口,這不僅能夠製造業提供充足的勞力,而且已經發展爲龐大的市場,我認爲這纔是我們的核心優勢。

製造業始終都是一個量變引起質變的領域。比如要生產某種產品,我們中國可以生產1000K的量,因爲我們有龐大的生產能力。而當產品生產出來以後,即便是最後賣不出去,也可以通過自的市場消化掉,最起碼不會虧本。

而其他國家就不敢生產同樣的數量,因爲他們的量不夠大,他們沒有這麼龐大的生產能力,所以不敢押注太多,他們的市場也不夠大,一旦生產多了,要是賣不出去,那麼整個產業就完蛋了。所以他們只敢生產50K,甚至更的數量。

Advertisement

一邊是生產1000K,另一邊是生產50K,那麼生產本必然不同,每一件產品均攤的研發經費也不同,原材料購買、規模化生產,每一個環節都會產生本的差額,將所有項目加起來,最終所形的就是價格的優勢。

也就是說,同樣一種產品,因爲我們的產量更大,本就會更低,放在國際市場上就可以擁有價格的優勢。而若是這種優勢擴大到一條供應鏈、擴大到一個產業,乃至擴大到整個工業系呢?

那將意味著我們的製造業,將永遠在價格上於優勢地位,無論是什麼工業產品,只要我們中國製造參與其中,我們就能佔據主導地位,甚至是壟斷地位!也是因爲這個原因,我剛纔才一直在談供應鏈。”

“李董事長,聽你這麼說,只要有我們中國製造在,那麼其他國家都不用發展製造了!”有人用一種略帶嘲諷的語氣,接著說道;“可是這些年,韓國的製造業發展的可是蒸蒸日上,東南亞的製造業,最近幾年也在崛起!”

李衛東輕嘆一口氣,開口答道:“如果繼續發展下去,中國製造業的發展,的確已經堵死了後進國家的路,日本人提出的雁行理論,到了中國製造這裡,已經失效了。因爲雁行理論的基礎,是參與者都得是大雁。

若是大雁羣裡摻雜了一隻巨龍,那麼所有大雁都會被吃掉,自然就沒有什麼雁行理論了,這就是即將發生的況。全球化將所有大雁聚集起來,但是當中卻混進了一隻剛出生的龍,這隻龍還沒有大雁大,但如今,這隻龍長大了!

除非是再出現一次工業革命,讓生產力可以幾何倍的躍升,後進的國家纔有可能完工業化的進程,否則的話就只能作爲中國製造的附庸,這將會是新型製造業國家的宿命。

至於韓國的製造業,他們的運氣真的不錯,最近三十年,他們幾乎走對了每一步,所以他們可以利用先進製造的優勢,創造出短期的高利潤,可一旦這種先進製造的優勢無法持續,他們還能有這麼高效的製造業麼?

韓國走的這條路,也不是那麼容易的,這路上充滿了不確定。他們在先進製造業的投資,絕對不能走錯一步,以韓國的量,一旦走錯了,就不會有重頭再來的機會了。”

李衛東的這番話,讓在場的衆人陷到了沉思當中,道理大家都明白,更何況從一個功的企業家口中說出,就更有說服力了。

幾秒鐘後,又有人開口說道;“李董事長,你的這個觀點,我是比較認可的。量變引起質變,量足夠大的確是發展製造業的先天優勢。但除了我們之外,印度也有同樣的優勢啊!”

李衛東不屑的笑了笑,然後反問道:“真不是我看不起印度,印度有完整的基礎工業麼?連最基礎的工業都搞不起來,拿什麼去走製造業這條路!”

……

小國資源量小,想要走先進製造業,只能靠孤注一擲,所以絕對不能走錯一步,一旦走錯了路,不僅僅會錯過最佳時間,也沒有那麼多的資源可以投

即便是八十年代的日本,有上億人口,人均GDP是國的好幾倍,可是當日本點錯了幾次科技樹以後,也陷了失落的三十年,製造業全面萎

而那些量和底蘊遠不如日本的國家,一旦走岔了路,結果必然是整個產業的崩潰。

過去五十年,歐洲有很多發達國家失去了部分的優勢產業,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

與之相比,韓國的運氣就比較好了,他們始終沒有選錯道路,科技樹點的對,保證了韓國短短幾十年發展爲發達國家。

就比如當年日本衆多企業押注等離子電視,韓國則是押注晶屏幕,結果大家都知道,日本的等離子涼涼了,韓國則功的發展起了面板產業。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