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芒果小說 幻想言情 阿箬有神明 第135章 番外:三百年

《阿箬有神明》第135章 番外:三百年

 何時雨走了有很長一段時間了,壽終正寢,如寒熄所言,命八十七。

 許是因為阿箬見證了何時雨這一生經歷過的一切,知道他是幸福的,所以遠看他后事時也沒有太難過。

 當時藥堂前滿了鎮子里與附近城池中特地趕來的人,他們哭做一團,何時雨兒孫滿堂,將他的后事辦得風有序。

 曾經阿箬還想過若何時雨孤獨終老了,就將他與何桑埋在一起,省得日后上墳上香還要走兩。可見到何時雨鬢生白發的子,見他們將何時雨抬上了早已長滿了紅楓的后山,想那里或許才是何時雨最后歸

 離開春來鎮的路上,還有腳慢的正要往藥堂趕的老人,在杉樹小道旁與阿箬和寒熄肩而過。那老人被家里孩子攙扶,走了兩步又回頭,沒忍住對著阿箬的背影咦了一聲。

 那老人的孩子問咦什麼,道:“長得……很像何大夫那遠嫁的妹妹。”

 說完這話,老人又立刻反駁:“不會不會,何大夫的妹妹便是如今還活著,也有八十好幾了,怎會還這般年輕。”

 后面的話阿箬便沒聽了,牽著寒熄的手略,背對著藥堂的方向每一步都走得很緩慢卻堅定。阿箬想今后或許很會再特地回來了,因為這個世間再沒有的親人。

 阿箬從未出現在何時雨的子孫面前,這幾十年雖每隔一段時間都回來,但停留的時間不長,只與何時雨偶爾月下小酌,聊聊他藥堂醫館的生意,聊聊又見識過什麼。

 何時雨也未想過要將阿箬介紹給他的孩子們認識,他知道阿箬與寒熄份特殊,此生長久,待他百年之后無牽無掛的,反而自在。他何時雨與阿箬永遠都是比親兄妹還親的兄妹,但他的孩子不是阿箬的孩子。

Advertisement

 春來鎮與何桑埋離得很近,阿箬離開春來鎮后便去見了何桑。當年埋何桑的地方已經長了許多大樹,此地如風水寶地,何桑的墳墓獨居其中,依山傍水,因有人每年都來打掃,所以墓前干凈,墓碑上的字也還算清晰。

 阿箬給何桑跪下了,為他上香,寒熄便站在一旁陪著。

 三炷香點燃,幽藍的火焰燃燒剎那便滅去,清香飄起,短暫模糊了阿箬的臉,也短暫勾起了過往回憶。

 生命樹下求的因果,在這一世得到了回報,一切姻緣似乎冥冥之中早已注定,阿箬有了來世,能與寒熄獲得不一樣的結局,何時雨也一樣。

 沒了弒神食神,他們過得自在又幸福,前世過的一切苦難都如鏡花水月,不過噩夢一場。

 這世間記得苦痛的,只要有與寒熄這兩個長留人世的人,便夠了。

 這幾十年,阿箬去過許多曾經走過的地方,所行之,不再孤獨,不用再對著不斷拼湊放背簍中的尸骨說話,也不用因為一陣風、一場雨、一夜夢境而心驚膽戰,只要出手,便能握住寒熄的手掌。

 有了依靠。

 也就不會再孤獨。

 “或許……您早就已經轉了第三世了?”阿箬好香,說完這話后心尖

 是啊,何時雨都壽終正寢了,早早離世的何桑爺爺也恐怕度過了他的第二世,轉而第三世,了不一樣的人,或男或,說不定的。

 那些與阿箬過去有關的,都逐漸死在了時的洪流里,注定不會再發生了。

 阿箬抿出淡淡一笑,,看著墓碑上的兩行字,有一排是與何時雨的名字,上面的“寒箬”字跡特殊,與整個墓碑上的字都顯得格格不

Advertisement

 寒熄見盯著那行字看了許久,才道:“我第一次見到碑時,上面落的是阿箬,不是寒箬。”

 他親眼見到阿箬變了寒箬。

 “阿箬給自己起寒姓時,想的是什麼?”寒熄問

 阿箬回眸看了他一眼,角的笑容變大,眉眼彎彎,此刻聊起過去也不再避諱:“我想,總要與你沾上些關系才行。”

 以為那是作為凡人的一生,也以為自己會與何時雨一樣老死,大約會選擇孤獨一輩子,但至要留住寒熄的一樣東西,哪怕只是一個姓氏。

 寒熄朝手,阿箬將自己的手放在他的手心上,而后起,被寒熄牽得幾乎撞了他的懷中,又因為此刻他們就在何桑的墓前,還是站穩了,離了兩寸。

 “走了。”阿箬對著何桑的墓碑道:“等我下次路過這里的時候,再來給您上香啦。”

 下次路過,也不知何時了。

 -

 阿箬曾背著寒熄走了三百余年,于是寒熄也牽著的手,將曾經歷過的苦,都轉了另一種只有他們二人知曉的甜。

 與之有關的記憶,不再是痛苦絕的。

 趁夜爬過山捉過鬼,是因為聽說那個鬼或許與歲雨寨人有關聯,曾經爬過的山依舊,再上山去不是捉鬼,而是與寒熄看了一場絕無僅有的燦爛日出。

 也曾深妖道道觀,被其信徒捉弄,渾是傷慘不忍睹,而今真神降臨,妖道中沒有歲雨寨人坐鎮,不堪一擊。阿箬與寒熄臨走前,還被那鎮子里的百姓送了一筐瓜果,足足吃了半個月,那段時間二人上都布滿了甜膩的果香味兒。

 諸如此類事有許多,阿箬也發現了,即便沒有歲雨寨的人,那些該走的命定之路還是會到來,只是因為沒有歲雨寨人,便換了另一種結果,不再人惶恐震驚,每每回想都汗豎立。

Advertisement

 三百年,于神明而言須臾之間。

 可將自己當做凡人切切實實地去,每一日都大為不同。

 時間一久,阿箬也忘了去數他們到底經歷了多,共同生活了多久,總之每一日都很新鮮就是了。

 再遇見隋云旨,是完全出乎阿箬意料的一場巧合。

 與寒熄已不再特地去走某些特殊的地方,所行之不去注意當地的名字,但阿箬知道,他們此刻所在的城池絕不是落金城,雖按地理位置來看很像,城外掛的牌匾卻不是這個。

 阿箬與寒熄城后便找了家客棧休息,住了一夜今早起了聽客棧小二說鎮中的鮮花餅做得極好,適合與寒熄這種吃齋的人,阿箬便來買鮮花餅了。

 鮮花餅鋪前排了老長的隊,熱騰騰的糕餅香帶著鮮花兒的味道傳來,半條街的人都被吸引。因面容問題,阿箬給寒熄戴了帷帽,又因排隊的人多,寒熄便讓阿箬去一旁等著。

 鮮花餅鋪旁正好是個藥堂,阿箬便去看藥堂前擺弄販賣的藥香囊,才拿起來端詳,便聽到了隋云旨的聲音。

 他的聲音很大,嚷嚷著要藥堂的掌柜的出源蓮。

 掌柜的道:“對不住,城主,那源蓮的賣家因路上耽擱,再有七日才能到咱們這,要不您七日后再來?”

 “七日?我與你說好了前日貨,我已經寬限你兩日了,現在還要七日?如此言而無信還做什麼生意?你信不信我砸了你的鋪子!”隋云旨說完這話,當真從腰間出長劍砍了藥堂里一把小椅子。

 那劍阿箬見了眼,金花鑲寶的,這才讓多看了對方一眼,便這一眼,認出了隋云旨上半妖的氣息,也認出了他。

 阿箬拿著藥香囊在藥鋪門前站了許久,于心中算時日,又問賣藥香囊的今夕何年,才知道此時的隋云旨應當已經十八歲了。按照妖結丹生子,落丹死來看,隋夫人英枬熬不過今年這個冬天。

Advertisement

 賣藥香囊的人道:“從三年前隋城主便到找源蓮,聽說這東西可以使尸不腐,保持人的容貌栩栩如生,隋城主這般著急,必是城主夫人大限將至,唉……”

 “他是你們城的城主?”阿箬又問:“此城名何?”

 “英龍城。”那人答:“咱們城二十多年前還是一片廢墟呢,多虧了隋城主與城主夫人有頭腦,短短十幾年便將咱們英龍城建設起來,雖不及四方城池穩固,卻大伙兒都過上了好日子了。”

 英是英枬的姓,龍實為蛇。

 原來沒有吳廣寄點石金之,隋城主與英枬也能將一座城池給扶起來,雖不及往日落金城富貴滔天,可至此刻這座小城在阿箬的眼里,也不再遇雨斑駁,假象。

 到底是神力給了人,也人不甘。

 沒有吳廣寄不死之,英枬也不求長生之法,早知道自己會死,只是為了給家人留個念想,尋找源蓮。

 阿箬再看了一眼方才大鬧藥堂的隋云旨,年半妖之卻不自知,活得如阿箬初初遇見時一樣有一傲氣,也與后來修妖的隋云旨大不相同。

 或許他此生都不會知道他娘是蛇妖,也不會走向妖化之路。

 氣消之后,隋云旨又道:“我再給你七日時間,七日之后我來取源蓮,屆時見不到源蓮……”

 “不會不會,小人這便讓人騎馬去取,五日……不!三日之,親自將源蓮奉上城主府!”那掌柜的見隋云旨終于肯松口,也泄了氣。

 一塊鮮花餅遞到了阿箬的面前,阿箬這才將視線從藥堂里收回,看了一眼著鮮花餅的手,如蔥尖似白玉,比鮮花餅可口。

 張口就著寒熄的手咬了一口餅,剛烤出來的鮮花餅溫熱,花醬流口中,甜香不膩,的確是好吃的。

 “在看誰?”寒熄問

 阿箬含著鮮花餅,笑道:“你不是都瞧見了?”

 帷帽輕紗遮面,可遮不住寒熄落在阿箬上的眼神,隔著那層薄薄的紗他看見了阿箬滿臉笑意,似調侃地對他挑了一下眉,于是心里那點兒酸味也就然無存了。

 他自是看見了隋云旨。

 “阿箬想幫他?”寒熄問。

 阿箬搖頭:“我可沒那麼大度。”

 雖不討厭隋云旨,卻不喜歡隋城主與隋夫人,再見面,怕是幾百年前的舊仇翻涌,沒忍住把那將死的英枬再一道束妖符給燒死了。

 “我只是有些……”阿箬拿起兩個藥香囊,付了錢后一個掛在了自己的腰上,一個掛在了寒熄的腰上。

 那兩個藥香囊聞了許久,桃花香味兒與茉莉香味兒,很好聞,且小巧致,也不顯眼,很好看。

 牽著寒熄離開,阿箬也沒回頭看藥堂一眼,道:“人的一生果然是注定好了的,有些人注定相遇,有些人注定出生,有些人注定何時死,但……悲慘不是注定的。”

 阿箬側過臉抬眸,隔著薄紗對寒熄莞爾一笑:“對吧?神明大人。”

 寒熄微怔,他好久沒聽到阿箬這樣稱呼自己了,心頭略,像是有貓在撓。

 “鮮花餅……好吃嗎?”寒熄前言不搭后語地問了一句,聲音略啞,眼神炙熱,像是要將這層阻礙他與阿箬的薄紗燒穿。

 “好吃啊,你嘗嘗。”阿箬瞥了一眼寒熄手中的鮮花餅,他買了可不

 寒熄輕緩慢眨了眨眼,輕聲道:“我突然發現,我的手不了。”

 阿箬睜大雙眼,不可置信地想要過帷帽看清寒熄說這話的表。兩息之后,臉上驟紅,想起自己方才就著寒熄的手咬一口鮮花餅的場景,于是抿,蚊子哼似的吐出一句:“那、那我喂你。”

 從寒熄手中接過鮮花餅,阿箬掀起帷帽一角,甚至不好意思去直視寒熄的眼,將鮮花餅湊到寒熄的邊,待他咬了一口后才問:“好吃嗎?”

 “嗯。”寒熄心滿意足了:“果然好吃。”

 阿箬悄悄掃了一眼他的眉眼,卻發現寒熄的臉也布上了淺淺的紅,這類似撒的行為,幾百年來,神明鮮有過,就連他自己都不能淡定。

 他們還于鬧市之中,周圍人來人往,即便是恩夫妻也不好在人前做出太過親昵的舉,更何況寒熄戴著帷帽,惹人注意。阿箬鮮花餅,另一只手牽著他,只想快步離開這里,免得看來的人越來越多。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