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芒果小說 古代言情 [清穿]后宮升職專家 第131章 番外四(完)

《[清穿]后宮升職專家》第131章 番外四(完)

 載元二十五年冬。

 養心殿。

 弘昑聽值守太監報永平長公主到,擱下手里筆起出門,姐弟倆在門外階上便了面。

 “姐姐,外頭冷的滴水冰,屋里頭又太暖。你一進一出的倒是怕傷風,不如直接別換外頭大裳,咱們一并去看皇額娘。”

 敏敏聽他這麼說不由道:“還是眼睛只看著旁人——寒冬臘月的,你自己怎麼大裳也不披一件?”

 后跟著的兩個監忙將捧著的大氅給皇上披上。

 弘昑隨手拂過領口的風,搖頭道:“心里有些焦,只覺得熱,不穿也罷了。”

 他這話一說,敏敏本已轉要與他一并去慈寧宮,聞言不由頓步,又急著問又有些不敢問似的:“心里焦?是皇額娘又不好嗎?”

 時隔許多年敏敏也記得,皇祖母就是在這樣一個寒冷的冬天病了,之后再也沒有好起來,年后就仙去了。

 如今……如今皇額娘也過了七十歲,正是當年皇祖母的年紀。

 弘昑忙道:“姐姐放心,太醫一日兩診平安脈,皇額娘并沒有什麼病癥。只是……”他心里難過,只是上了年紀的必然老去。然而他看著姐姐,到底口中換了詞兒:“只是冬日沒有神。”

 敏敏抿:太醫一日兩診脈,本就不是一個好消息。

 姐弟倆一路往慈寧宮去。

 弘昑回頭看了一眼跟著長公主宮的,見們手里捧了兩個扁扁的匣子,又見姐姐憂心不言,就著意撿了旁的話說來開解:“姐姐今兒給額娘帶的是新的書本子?又是公主府上的清客們所為?”

 固倫永平長公主府,在京中是個頗為特殊的地方。

 公主府里有許多清客。

 京中傳說永平公主自小便‘貫通中西,六藝皆’,因是先帝,當今胞姐,行事也不同于常人,并不于深宅中相夫教子,倒是在府中招攬清客。不論是詩文、騎、廚藝、紅等凡有長子或者婦人,只要有一技之長,都可公主府領一份清客俸祿。

Advertisement

 原本是頗惹人非議的行為,但因是永平長公主府,朝臣們只能睜一眼閉一眼。

 敏敏還跟額娘就此事說笑過:“我不過好奇玩,論起來,我只能算是六藝、中西皆有涉獵。”

 此時聽皇帝弟弟這麼問,敏敏就道:“正是我新發現的一個姑娘家——這回與以往都不同。”

 ==

 這兩年來,姜恒總覺得很累,與周圍的世界也像是隔了越來越厚的一層,有一種鈍

 這讓漸漸察覺,并坦然接,生命或許即將走到盡頭。

 唯一的應對就是順其自然。

 這日兒一起來看,姜恒就見敏敏小心捧出兩本書來道:“皇額娘,您瞧瞧這個,有意思的很。”

 姜恒笑著接過來,目雖落在書上,但一開始并沒有留神書上的容,只是在心里想著怎麼開解兒:他們總是給自己找各種新鮮的事,甚至是人,想讓神起來。比如弘昑,曾經讓戲班子來給表演外頭最新的熱鬧戲文,給鬧得夠嗆。敏敏則是按照從前的習慣,給帶各京中時興的新件。

 說到底,是不肯接天命壽數的到來,非要騙自己額娘沒神,只是因為覺得沒意思。

 這心理總要給他們扭過來才是。

 姜恒慢慢想了片刻,才回神認真看書。

 然而這一看卻愣住了。

 書名為《月食解》,上面除了文字,居然還畫了圖,將太、月亮和地球的運轉畫了出來,用科學的方式解釋了月食。

 “這是……”姜恒抬起頭來。

 敏敏道:“這是兒近來見到的一個員之,其父是宣州知府,京述職來了。小姑娘才十八歲,就大著膽子找上公主府,將自己寫的書給我看——許多人駁斥為異端歪理,連家中父兄都勸不要發驚人悖逆之語。小姑娘倒是有氣勢勇魄,竟直接找到我府上。不但帶了自個兒的書,還帶了一套演示月食的水晶,親自給我擬了一遍月食的變化。”

Advertisement

 姜恒手指著書,輕聲問道:“什麼名字。”

 敏敏回答:“王貞儀。”

 幾十年前的記憶像是河水倒灌一般涌姜恒的腦海。

 就在穿過來的當日,還正在加班做一個項目。因是面相教育方面的項目,就收集了許多歷代才以作范例。

 當時在整理的資料,就是清代唯一的科學家,王貞儀。

 王貞儀是遠遠被低估了的科學家,在已經開始閉關鎖國的乾隆一朝,王貞儀卻憑借自己對科學的興趣和天賦寫出了《月食解》《地圓說》《勾三角解》等科學著作,是個數學家、醫學家與天文學家并于一天才。[1]

 而且寫這些書的時候,只有二十多歲。

 之后再無著作面世,不是因為放棄了科學,而是英年早逝,不過二十九歲就病逝于京中。

 姜恒當時邊整理資料邊惋惜,要是王貞儀換一個朝代,要是活的再久一點,會達什麼樣驚人的就呢?

 還遠遠沒有到綻放智慧的年紀,便已經半路短折。

 也或許是那個時代,并不適合的綻放,就《月食解》這種將月食闡述為正常天文現象的說辭,就足夠靠天象吃飯的欽天監瘋狂排了。

 偏生又是個人。

 就更容易被攻訐和打

 姜恒合上書對敏敏道:“額娘想見一見這個王貞儀。”

 敏敏笑應了,又看一眼弘昑。

 弘昑也笑道:“皇額娘有興致,朕這就命人將這位王姑娘請進宮來。”

 敏敏笑道:“罷了,你下圣旨請一位十幾歲的姑娘宮?還是明兒我帶進來吧,只是要皇上一張批條——那套演示月食的有些大,進宮門難免要被查住。”

Advertisement

 -

 王貞儀很是張,但走的還是很穩。

 從來不是弱的宦貴打小就文武雙全,不止喜歡研究各種數算天文,也喜歡騎馬獵,此時哪怕心忐忑,也不妨礙走的穩健。

 皇太后要見

 京中不比宣州。

 父親是宣州知府,所以當地的閨秀們,哪怕不理解在干什麼,也會表面上附和一二,宣州的員吏目背后會指指點點知府大人對兒太縱容了,聽說一個姑娘家不說做紅,反而整日在屋里做工磨還寫書,實在不統,但表面上是沒人說的。

 可到了京城不一樣。

 原是求著父親帶來京城的——早聽說了京城的外事衙門和造辦衙門,太想見一見更大的世界。

 宣州沒有人理解,或許這里會有人明白研究的事

 可到了京城,學識淵博的老師和志同道合的朋友沒找到,倒是《月食解》一傳出去,就被無數人口誅筆伐,連一向護著的父親都讓別在外提起了——欽天監都快要找史彈劾他了。

 可別難得上京面圣述職一回,倒把職給述沒了。

 父親臉上帶著疲憊和畏懼勸:你不愿隨意嫁人隨你,你愿意倒騰這些……玩意兒也隨你,可你也要為一家子想想。

 王貞儀很堅強,但還是忍不住夜里蒙著被子大哭了一場:是對的。知道是對的!

 這又不是經文佛法可辯可談,也不是諸子百家文史子集各執一詞,這是實實在在的天地道理!有模型有可以給每一個質疑的人做一遍月食的原理講解。

 可沒有人會聽講解,沒有人肯看一點點磨出來,代表太的水晶燈,代表月亮的玻璃鏡。

Advertisement

 他們指子短見,斥是歪理邪說,嘲是異想天開。

 沒有人肯聽說話。

 連欽天監的門也進不去。

 王貞儀干了眼淚。

 次日從驛站里跑出去直奔永平長公主府——他們家在京中沒有房舍,倒是方便出門。

 長公主收下了的幾本書。轉日居然要帶進宮,還讓將月食演示給太后娘娘看。

 王貞儀又張又擔憂。

 見過的老人家無一不是信鬼神天象的,太后娘娘已過古稀,真的愿意聽月食是怎麼回事嗎?

 ==

 王貞儀從沒與人說過這麼多的話。

 父母都很疼容讓,哪怕不是理解的支持,卻也是極難得的包容。只是他們到底覺得,是個走了歪路的孩子,盼著‘回頭是岸’,愿意嫁人。

 這些年,王貞儀很堅定,卻又很孤獨。

 像是一只逆流的魚,與海里所有的魚都不一樣,沒有人能聽懂的言語。

 可太后娘娘懂!

 看了自己演示的月食,很自然的接了,就像這天地本就是這樣,星辰運轉只有規律而非天罰神意。

 不但如此,太后娘娘還給準備了許多禮

 比如地球儀——這東西貴的驚人,王貞儀只聽過,一直不敢奢自己有一個。雖說已經能寫出了《地圓論》,但這還是第一個擁有球儀。

 有西洋解剖書,里頭畫著人的五臟六腑和筋骨、祖上有人為醫,對醫道也頗為了解。

 還有許許多多的書。

 太后娘娘看起來頭發如雪,面容倦怠,神并不太好,但一雙眼睛很溫和甚至還帶很明亮:“好孩子,你會是最出的科學家。”

 科學家。

 王貞儀是第一次聽到這個詞,但覺得,這應是畢生的抱負。

 忍不住道:“太后娘娘能收我為徒嗎?”方才太后娘娘口中帶出的幾句話,什麼地球自轉、公轉、什麼函數以及解剖學,都令深深著迷。簡直不想離開眼前的人。

 說完后才覺得太過僭越,連忙要請罪。

 卻被眼前太后一把托住。

 “不,我不能收你。因為你的才華遠不限于此,而我懂得其實并不夠深。”

 姜恒自知,并非學研究者,懂得一切,都是站在歷史巨人的肩膀上,知道些科學常識。

 這不一樣。

 就像記得月食的原理,但做不出一套演示月食的實驗工知道勾定理,但并不會從頭推導——然這些王貞儀都做到了。且原本所接到的教育,只有祖輩留下的和市井上能買到的書籍。

 王貞儀今年才十八歲。可已經走到了這一步。

 是天生的科學家。

 姜恒看著年輕而充滿朝氣的臉:如果說我真的能做什麼,那就是把你送往你應有的巔峰。

 余下的人生,的至高位置,所掌握的權力,如果還能最后做一件事。

 那就是替眼前的孩子掃清山岳一樣攔著的障礙。

 =

 載元二十五年,太后宮中多了一位

 姜恒多年的藏書,多年的藏品,讓王貞儀覺得像是進了最的夢里。地吸納著養分,像一只從前從未吃飽過的小鷹,終于吃到了食,翅膀逐漸強健,可以試著飛翔。

 次年,武英殿刻書方刻印了十本書,均出自十八歲的王貞儀。

 欽天監捧著方《月食解》、《歲差日至辯疑》等書,憋得吐也不敢再罵一聲歪理邪說,只好埋頭去鉆研,想從這本書里找出辯駁回去。

 =

 彼時隨著朝廷水師日益強盛,邊境海患已平,安南、高麗、真倭等國也都順從平靜下來。

 連西洋的霸主英吉利,也都撤回了東方海洋上的爪子。

 并且為表友好,近些年開始邀請大清外事衙門的員去走訪流。

 載元二十七年,法蘭西送來一個有關英吉利的報,提及一位名為“瓦特”的商人,改良了原本的幾乎只能用在礦井里的蒸汽機,法蘭西的商人們不明覺厲,邀請大清造辦衙門員一同去‘拜訪’一二。[2]

 姜恒也從敏敏聽到了這個消息。

 這一年,王貞儀登海船,跟著造辦衙門的員們出發前往西洋,預備去見識傳說中的新式蒸汽機。

 機械非的專長,但很興于能去親見研究一二——太后娘娘說過,這蒸汽機必是一件神相信娘娘的眼

 這晚,宮中月如霜,長夜清涼,姜恒安穩地睡了過去。

 一眠即一世。

 (全文完結)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