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芒果小說 都市爽文 虧成首富從游戲開始 番外4 康王裴謙(中)

《虧成首富從游戲開始》番外4 康王裴謙(中)

 對于李綱而言,他當然也是想回到汴京的,這畢竟是某種政治正確。

 此時天下的局勢,宋金之間并非完全沒有一戰之力。

 只是朝廷的可戰之兵基本都在西北,而財稅則主要在江南,想要重新統籌起來,還是有些難度。

 如果皇帝可以駐扎在荊襄一帶,就可以同時兼顧這二者。

 而汴京,其實并非最好的選擇,但它畢竟是京師,又是靖康之變發生的地方。新皇如果能踏踏實實地留在這里,至能表明自己北上抗金的決心,對于收攬已經稀碎的人心,是很有好的。

 但這里的位置畢竟太過危險,金兵隨時可能渡過黃河再上演一次靖康之變,所以李綱也覺得,汴京是要回的,但還是要準備妥當,不能再給金人送一個大禮包。

 李綱也沒想到,這位新的家竟然會如此迫切,一天三遍地催促。

 于是,李綱也只好提速,在相關準備條件似乎還不算太況下,真的將這個小朝廷,給轉移到了汴京。

 李綱又一次來到了汴梁。

 早在不到一年之前,他還在靖康朝廷中任左相,帶領軍民日夜戰,打退了金人的第一次進攻。

 其中齟齬自然不必多說,那段時間李綱晚上睡覺都得睜著兩只眼:一只眼盯著金人可能的夜襲,而另一只眼則是盯著皇宮,生怕一個不小心皇帝就跑了。

 宋欽宗確實能干出來這種事,而且還干出來了不止一次。

 至于宋徽宗……他在金人沒來之前就已經這麼干了。

 只可惜,那段時間的斗在事后看來似乎毫無意義。

 在打退了金人的第一次侵之后,李綱便不得已卷了徽宗和欽宗這兩位皇帝的斗之中,被遠遠地攆到了江西,遠離了朝堂。

Advertisement

 也不知這到底算是幸運還是不幸,但不管怎麼說,李綱也因此沒有被卷靖康之變中,這才又在建炎小朝廷中重新擔任左相。

 數月未見,李綱再度來到東京汴梁,只覺得心如刀絞。

 他并未目睹當時城破的慘狀,但約聽說,金兵其實從未真正的攻城中,所以對此時的汴梁城還有一僥幸。

 只是面前如同煉獄般的景象,還是讓他這位本來就很容易怒形于的直臣,更加的怒發沖冠。

 在整個靖康之變的過程中,金兵確實從未真正攻汴京,但他們卻可以通過弱的徽欽二帝,不斷地勒索城中錢財,鬧得十室九空。

 一邊四燒殺搶掠,使得周圍州縣皆焦土、然無存,一邊發掘汴梁城外的墳墓取出棺材作為馬槽,導致汴京城發了數次瘟疫,城中人口銳減近半。

 而長時間的圍困,讓城殍遍地,到都是死的民。

 此時金兵早已離去,但整個汴梁城,卻仍舊沒有從巨大的創傷中恢復過來。

 直到這位新的家,真的回到了汴梁。

 當日,無數城中百姓痛哭流涕,在道路兩旁夾道歡迎,哭聲震天。

 而這位新家,似乎也頗為容的樣子。

 這讓李綱覺得,或許這位新家如此急躁地要回到汴京,才是對的。是看到了比自己更深層的某些東西。

 那是……民心所向。

 ……

 金鑾殿上。

 李綱為首的大臣們正在奏事,而裴謙則是有些無聊地打了個哈欠,一個字都沒聽進去。

 東京汴梁雖然遭了靖康之變,但皇宮實際上卻并未到什麼特別嚴重的破壞。

 因為金兵在整個靖康之變的過程中,都是遙控著徽欽二帝搜刮城中財,沒機會大規模地進城中燒殺擄掠。

Advertisement

 所以,裴謙自然也就接收了這座大殿。

 皇位是豪華了不,可裴謙卻并不開心。

 這里畢竟是異世界,再怎麼繁華的皇宮,也終究比不上他自己的那一座。

 他只想盡快把任務完,回到自己所悉的那個王朝。

 正在昏昏睡之際,一名侍來到邊,小聲奏報:“家,岳飛岳鵬舉已經到了,正在殿外候命。”

 裴謙不由得神一振,立刻說道:“快請進來!”

 眼見侍轉離去,裴謙的心也不由得變好了。

 這幾天時間對他而言,也確實有些無趣。

 自從將朝堂中的事腦地扔給李綱之后,裴謙每天的生活相當無聊。于是唯一的樂趣,也就只有等岳飛,以及催促李綱盡快回到汴京了。

 這一路上裴謙倒是也滿心期待地,想遇上一支金人的部隊,或許直接就可以力戰殉國然后打道回府了……

 可惜沒有。

 于是,在回到汴京,看到百姓夾道歡迎、放聲痛哭,又看到縷縷的氣運從這些百姓上升騰而起,逐漸匯自己的,裴謙有點繃不住了。

 努力控制著自己的緒,這才沒有當場失態、暴跳如雷。

 只是這一幕落在李綱的眼中,還誤以為是他民如子,努力控制著自己的緒才沒有哭出聲來。

 只是回到了京師就能賺來這麼多的氣運……這是裴謙無論如何也沒想到的。

 這讓他備打擊。

 好在這幾天枯燥的等待之后,裴謙總算是迎來了一個好消息。

 岳飛來了!

 下詔令的時候,岳飛還是駐扎在地方的一個基層小兵,小小的武翼郎。

 裴謙雖然對他很是期待,但考慮著他到行營畢竟還需要一些時間,而移駕汴梁的事又分秒都拖不得,拖一天就一天的風險,于是就下旨,讓岳飛直接來汴梁見他。

Advertisement

 現在,裴謙總算是見到了自己的這位肱之臣。

 “武翼郎岳飛岳鵬舉,拜見陛下!”

 金鑾殿上,禮數還是要周全一些的。

 裴謙仔細打量這位岳飛,只見他材高大、中氣十足,眉眼之間意氣風發,著咄咄人的鋒芒。

 裴謙不由得一拍龍椅的扶手:“不錯!”

 一看就個莽夫,朕喜歡!

 “朕愿加封你為天下兵馬副元帥,兼樞使之職,統領天下兵馬,你意下如何?”

 此言一出,整個金鑾殿都震驚了。

 “家,萬萬不可!”

 李綱臉驟變,第一個反對,群臣也都隨之附和。

 裴謙眉頭一皺,先看向李綱:“為何不可?”

 李綱一副“陛下你這番話槽點太多無從吐起”的表

 整理了一下緒之后,李綱與殿的群臣,才各自表達反對意見。

 他們反對的說辭,倒也算是有理有據。

 其一,家對于這個岳飛的提拔,已經不能算是“破格提拔”,而是一步登天了!

 從一個小小的武翼郎直接提拔為天下兵馬副元帥、樞使,這意味著直接就變了整個大宋朝廷天下兵馬的唯一總負責人!

 雖然說起來上邊還有個天下兵馬大元帥,但大元帥就是皇帝自己啊!

 而樞使,同樣是當朝宰執之位,只比李綱這個左相的地位要略低一些。

 考慮到樞使掌管天下軍務,這重要程度可完全不下于李綱這個左相。

 這樣的提拔,完全打破了原本的升遷系,這讓天下文人武將如何看待?

 一個小小的武翼郎因為上了一篇奏疏,就直接出將相……別說是齊朝了,歷朝歷代可有這種先例?

 其二,宋朝的“祖宗之法”,歷來都是重文輕武,以文人士大夫制武人的。

Advertisement

 所以,哪怕這個岳飛真有經天緯地之才,也基本上不可能讓他做樞使。而是必然要找一個同樣分量的文去制衡。

 否則,誰知道他掌握兵權之后,會不會再像太祖一樣來一手黃袍加

 當然這一點群臣不敢明說,可話里話外的意思,裴謙還是準確地領悟到了。

 在群臣激烈的進諫過程中,還有幾個史臺的言恨不得把頭往柱子上撞,以勸諫新家的這種害國害民、極有可能引得社稷之舉。

 裴謙對于群臣的表現并不意外,也并不慌

 畢竟他在原本的那個世界,也沒干這種事

 群臣更激烈的反對,他也都見得多了。

 等這些人鬧得差不多了,裴謙才看向李綱:“李相,你和群臣說來說去,無非也就是想要朕給你們一個不遵循祖宗之法的理由。

 “好,朕就給你們一個理由!

 “大宋開國至今已有一百六十余年。太祖時便是與文人士大夫共天下,朕問你們,為何我朝養士百余年,最后卻養出了一個靖康之變!

 “諸位讀的圣賢書到底能不能打贏金人,能不能復我大宋河山,難道還要朕來告訴你們嗎?”

 說罷,他看向有些不服氣的李綱:“李相我知道你想說什麼!

 “想當初汴梁保衛戰中,你也是出了大力的,有功于社稷,這一點朕自然清楚。

 “但你李綱畢竟是個文臣,難不你自認為很有統兵治軍之才嗎?

 “更何況你好好想想,當初汴梁保衛戰中,你一力主戰,有多無能的昏在拖你的后!難不時移世易,才過去沒幾個月,你就要變和那些昏一樣的人,又來拖朕的后了嗎?”

 李綱被懟得一時語塞。

 他有沒有統兵治軍之才?

 其實李綱自我覺還是不錯的,畢竟當初如果沒有他,靖康之變就要提前半年多到來了。

 可要說李綱敢不敢自詡為天下名將?恐怕他心里也是有數的。

 而且,回想起當初朝堂中人對他掣肘的況,此時被新家這一番質問,還真是有些底氣不足。

 于是,李綱吹了幾次胡須,最終卻還是沒能說出個所以然,只是梗著脖子道:“家若是如此說,不如將臣這個左相之位,也一并給這位岳將軍好了。”

 此言一出,裴謙沉默了。

 李綱和群臣都長出了一口氣,心想還好,看著這位新家還沒有徹底昏頭。

 他還是知道,這個偌大的國家需要他們這些文來治理的。

 然而裴謙低頭片刻,認真地點了點頭:“也不是不行。”

 李綱差點驚得眼珠子掉出來。

 什麼?!

 原來家剛才不是被他說住了,而是在認真考慮此事的可行

 不只是李綱,就連群臣也都懵了。

 裴謙直接從龍椅上站起來,冷冷得掃視這些明顯有些想搞“非暴力不合作”的員們。

 他冷笑一聲,然后厲聲說道:“朕知道,你們為何如此自信,認為只要上疏請辭,就可以朕妥協。

 “祖宗之法,祖宗之法!

 “從荊公變法之時,你們就圍繞著祖宗之法吵個不停!

 “用百余年前的舊法來管百余年后的事,也就你們這些腐儒能干得出來!

 “朕問你們,祖宗之法是能讓完宗翰遭天譴暴斃,還是能讓金兵乖乖地退到燕云、不再犯我大宋疆土?

 “天天想著祖宗之法,難道等金人徹底攻占了京師,將我大宋歷代先祖的太廟燒毀、陵墓掘開,你們還要再跟朕說祖宗之法嗎?

 “祖宗可以不要,但祖宗之法不可廢?你們是這意思嗎?

 “若是那樣,不用金人,朕自己將太祖太宗的陵寢全都刨了!這種事就算要做,也只有朕這個不肖子孫能做,金人不能做!”

 他表變得冷冽無比:“李綱!還有你們這些群臣!

 “今天搞清楚一件事,朕不是來跟你們商量的!

 “你們不想做朕的臣子,現在便可以請辭!即便你們全都滾了,這個腐朽崩壞的朝廷塌了,朕也一樣可以和岳將軍一起,去北地,去太行山,去我大宋的任何一寸土地,繼續抗金!

 “宋軍不跟朕,那朕就去找義軍!

 “這天下,無非是打爛了再重來一次!

 “也總好過鈍刀子割,讓昏君和昏們,繼續源源不斷地把億萬百姓的民脂民膏搜刮起來,送給金人!”

 這一番怒斥,讓朝堂上的所有大臣,全都呆住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