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芒果小說 古代言情 雙姝重生記 第201章 完結

《雙姝重生記》第201章 完結

 秦王政十七年,秦派史騰攻韓,俘虜了韓王安,于韓地建置潁川郡,韓國滅亡。

 這一年,嬴政年滿三十歲。

 按照以前的約定,林瀟瀟親自為嬴政制定養生計劃。從飲食到鍛煉,以及每日作息,全都由林瀟瀟為他規劃。

 另外,林瀟瀟還定期獻上所謂親手制作的仙丹——六味地黃丸。每年換季的時候,林瀟瀟還會獻上安宮牛黃丸讓嬴政服用。

 在林瀟瀟的推下,朝廷立醫科院,專門研究醫,且門下開設醫科學堂教授醫學。林瀟瀟把道士方士士都納了醫科院,單獨立了一門丹科。

 雖說煉丹仙不靠譜,但煉丹這門技藝并未無用。據說,火藥就是從煉丹中總結出來的。

 為了把握丹科的發展方向,林瀟瀟愣是把理和化學搞了出來,并親自將化學傳授給丹科的丹師們。

 同樣是在林瀟瀟的推下,朝廷還立了工科院,專門研究匠,且門下也開了工科學堂教授匠學。比如,農科省發明的各類農用械,會在過了實驗階段后送到工科院備案,并推廣使用。

 另外,林瀟瀟還力排眾議促了商科院的立。

 商科院與醫科院和工科院不同。它的智能是研究國家商業正策,制定國家未來商業發展方向,并提給秦王和眾臣商議。它更像是一個智囊團。

 一開始,嬴政也不理解為何要專門組建一個商科院,因為他一直林瀟瀟的思想影響認為過度發展商業是誤國之策。

 “正是因為過度發展商業會破壞國家的基,所以才更需要制定正策來規范和束縛商業的發展......”

 林瀟瀟的想法是,既然韓國現在已經歸秦國了,那麼韓國的各個方面就該納秦國的發展規劃。

Advertisement

 歷史上,秦始皇實在統一天下后才開始統一度量衡等。

 林瀟瀟覺得沒必要非等到那時候,現在就可以在韓國推行起來。

 “書同文,行同,地同域,量同衡,幣同形,等等。”

 林瀟瀟有兩個想法:首先不能只鑄圜錢,也就是朝廷不能只發行秦半兩。再者,朝廷要以秦幣兌換韓幣,不能以一比一實行。

 圜錢就是銅錢。只以銅錢作為流通貨幣,對大宗易非常不方便。

 比如之前呂不韋去十城賣紅薯和玉米,換回了十萬金。所謂金不是金子,而是銅。雖然這年代也有金子,但人們不拿它做易貨幣。為了把這十萬斤銅運回來,林瀟瀟特意傳送過去收倉庫再回咸,來來回回消耗了兩萬積分吶。

 在歷史上,秦始皇就曾經為了鑄幣需要而掠奪銅礦。

 林瀟瀟的建議是發行不同幣種。由朝廷規定幣種之間的兌換比例。改發行何等幣種,以及的兌換比例,就可以給商科院來研究并提出方案。

 林瀟瀟還講了一些國家價從而影響商業的案例,讓嬴政意識到治理大國需要考慮的方面很多,需要更專業的團隊來做專業的事

 至于第二條,則是林瀟瀟在為將來紙幣的出現打基礎。

 林瀟瀟要讓嬴政明白貨幣的價值現在能換到的貨價值上,而不是錢幣中的含銅量。之前,推出“白條徭役”的目的也在于此。

 “韓國使用布幣,以含銅量來說,一枚布幣的價值高于秦半兩。但是,在秦國,三枚圜錢可買一斤黍米;而在韓國,則要六枚布幣才能購買一斤黍米。以購買來說,一枚圜錢等于兩枚布幣。”

 林瀟瀟以黍米為基準,是因為韓國人的主食也是黍米。

Advertisement

 “到底該用秦幣代替韓幣,不能簡單的一比一,而要考慮很多方面,比如穩定價,比如限制商人投機倒把等等,最好也由商科院研究并給出方案。

 治大國如烹小鮮。許多事不能蠻干,必須考慮到現實中的很多細節。先讓韓國與秦國統一度量衡等,正好也是一場實驗,看看會遇到哪些問題,以后在其他國家推行時便可提前規避或想好對策。”

 嬴政采納了林瀟瀟的建議,并重新啟用呂不韋,任命其為商科院的院長。

 據說當日在朝堂上,呂不韋痛哭流涕,山呼秦王英明,令無數人。世間再無人提及呂不韋仲父之名,反而常常稱贊嬴政與呂不韋乃“伯樂與良駒”。

 秦王政十九年,秦軍大破趙軍,王翦、羌瘣盡定趙地,俘虜趙王。秦國在趙都邯鄲一帶建立邯鄲郡。

 有了治理韓國的經驗,秦國在趙國推行正策更加順利和平穩。

 秦王政二十二年,秦王政派將軍王賁攻魏,包圍了魏都大梁,引黃河水灌城,三個月大梁城壞,魏王出降,魏國滅亡。

 秦王政二十四年,秦軍攻楚都壽春,楚王負芻被俘。

 秦王政二十五年,王翦平定了楚的江南地,降服了越國之君,設置會稽郡,楚國滅亡。同年,王賁率軍進攻遼東,虜燕王喜,燕國滅亡。

 秦王政二十六年,王賁從燕國南下攻齊,俘虜齊王建,滅了齊國,在齊舊地建立了齊郡和瑯邪郡。

 至此,秦國完統一天下的大業。

 秦始皇元年,昆侖山玉京子親自為秦王嬴政加冕皇帝,并稱始皇為天子。

 昆侖山玉京子為賀新天子,獻上高產農作紅薯和玉米,并稱將親自行走天下,教鄉民種植這兩種作

Advertisement

 始皇加冕當天宣布免除天下賦稅和徭役三年,三年后賦稅十五稅一,有役必償。

 同時,還發布了一系列休養生息的政令。

 比如,解甲歸田:鼓勵軍吏卒退役歸農,按軍功大小,分配田宅或領取一筆補償金。

 再比如,全民返鄉:因戰逃亡山澤的民眾,歸還故里可領取原有的田宅。以及取消國野制。

 始皇言道:“天下百姓,皆為朕之子民。”

 這些正策皆為歷經數百年戰的百姓,始皇因此深底層百姓戴。

 還有一個群需要安,那就是世家大族。

 始皇已經決定不分封,全國推行郡縣制。

 在一統六國之前,秦國已經逐步推行各種統一正策,使得郡縣制的推行有了基礎。

 郡縣的領導人則采用推舉加科舉結合的方式。

 暫時還不能士族的利益,所以朝堂允許各地士族推舉人才。不拘于老秦士族,其他舊地士族也可參與。

 然后將這些人匯集到咸城系統的學習三年,每年舉行兩次考核,擇其優者派往各地郡縣為

 這項正策打破了大士族對吏系統的壟斷,把相關利益分配給了更多的士族。這是紅果果的謀,以眾多小士族牽制數大士族。

 種種正策一一推行。

 始皇二年,林瀟瀟在咸城的廣場上親眼目睹一個趙高的人被車裂而死,然后帶著六個從四歲到九歲的小孩子前往農科省。

 這六個孩子都是嬴政的兒。四子二

 嬴政終歸是不肯立皇后,所以他的孩子沒有嫡出子。

 這六個孩子出生就是平等的,因為嬴政誰都不偏,甚至沒有給他們起名字,只讓人們按排行稱呼他們。其名曰學民間好養活。要等兒十五歲及笄和兒子二十及冠才給賜名。

Advertisement

 關于這件事,林瀟瀟沒有過多參言。只能說人無完人。至于這種做法對后世的影響是好是壞,目前是看不出來了。

 因為這些年到考察民,林瀟瀟在農科省的時間變了。所以回來后到了熱迎接。

 林瀟瀟與崔盼盼有數月沒見了,再見面一定要好好聊一晚。

 林瀟瀟講了這段日子在外的見聞。崔盼盼說了一些農科省的事

 崔盼盼端詳著林瀟瀟的面容,猶豫著道:“你有沒有發現一件事......?”

 “什麼事?”

 崔盼盼嘆息了一聲。

 “如今我都快五十了,難以想象在這個世界已經生活了二十多年,而你......你的面容好像從未變化。”

 “我知道呀,”林瀟瀟自己的臉頰,“我的好像停在了穿越的那一刻,這些年連病都沒生過,可能是系統的副作用。”

 “若是有一天,我死了,而你還活著,你會孤獨嗎?”

 “......不知道。如果老天爺真的不讓我死,那我就一直守護這個世界,把它變好的世界。”

 “那你跟胡子歸呢?”

 “我這個份已是不可能親,他也不在乎。就這樣,兩個人為了一個目標活著,就好了。你呢,這些年一直在農科省,再也不去見韓武了麼?”

 “沒必要了,我都快忘記這個人了。平平每年會去看看他,這樣就行了。”

 “那你沒有再看上別人?”

 “曾經經歷過,已經滿足了,后來的都比不上當年,何必還要強求。而且我已志不在此,將把余生獻給農科省的事業。”

 “不要去想那麼久以后的事了,人活著就要好好活著,活在當下。”

 “哎呀,是了,也不知道我能活到多歲。”

 “若是不出意外,你活到八十歲以上沒有問題。這樣算下來,你的人生才過了一半。讓我們一起為建設更好的秦朝而斗。”

 ----全文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