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芒果小說 輕小說 慈悲殿 第22章 第22章

《慈悲殿》第22章 第22章

 梁遇擱下手里的題本,回在桌前坐了下來,也沒瞧月徊,一面讓人伺候手,一面道:“還是咸若館,明兒弄得清凈些,我有用。”

 那隨堂應了個是,擺手把堂上的人也打發出去,這才向月徊微鞠了下腰,“小的楊愚魯,請姑娘的安。”

 月徊扭頭看了看梁遇,他的神不像面對承良時候那麼冷淡,抬了抬手指示意坐下。

 月徊的屁才沾著杌子,楊愚魯就打了手巾把子呈上來,忙站起接手,“不敢勞監,多謝您。”

 楊愚魯到這時才出一點笑意,“才剛場面上人多,我唐突了,請姑娘見諒。”

 這就是場上標準的一套辦事手段,人前絕不顯山水,這麼一來,楊愚魯和承良的高下立時就看出來了。月徊笑著回了個禮,“監言重了,這麼著沒錯,您做得對。”

 梁遇大干戈找了好幾年的究竟是什麼人,沒人敢尋究底,只是知道要,準是個大寶貝。如今姑娘又要上前,確實更該奉承,但靜要適度,時機要恰好。有的人心里有了譜,就一腦兒發作起來,生怕別人不知道他曉事,越是這樣,越是壞菜。

 梁遇招呼月徊吃喝,一面吩咐楊愚魯:“大同的礦山缺個礦監,打發承良上那兒去吧。”

 楊愚魯聽后應個是,連眼皮子都沒抬一下。

 目下正是司禮監提拔人的當口,這會子把誰派出去,就像皇帝下令皇子就藩一樣,永失了升任的資格。多一個人出局,剩下的人便多一分勝算,楊愚魯暗松了口氣,但高興絕不做在臉上,想了想道:“大同那地方的礦山上,礦霸流氓到都是,我怕駱監一個人去吃暗虧。還要請督主示下,或者東廠派幾個番子跟著吧,到了那里也好照應。”

Advertisement

 這就是楊愚魯的聰明之其名曰照應,實則是監管。況且先前派出去找姑娘的番子還在東廠,掌印和姑娘的關系既含糊著,就說明不愿意外人知道,那麼那些番子勢必留不得。

 梁遇嗯了聲,“這事你去辦吧。”復把鵝肝推到月徊面前,“怎麼了?不吃麼?”

 這里再沒他什麼事了,楊愚魯行個禮退出了正堂。

 站在檐下看,風有點大,吹那棵石榴樹上的紅綢,烈火一樣招展。楊愚魯拍了拍手,掌班上來聽命,他淡聲道:“帶幾個人,往駱監府上去一趟。眼下京城冷,大同更冷,讓他多帶幾件寒的裳,沒的路上寒著涼。”

 廊子外一溜腳步聲急急去了,月徊豎著耳朵,聽得一清二楚。

 不過隨口幾句話,就定奪了一個人的前程,這就是場。月徊瞧瞧梁遇,他正慢條斯理吃飯,外面的一切似乎和他毫不相干。

 忍不住問:“哥哥,駱監差事辦得不好麼?您怎麼要打發他呢?”

 梁遇垂著眼,眼睫遮住眸子,曼聲道:“司禮監能人多了,個個會辦差,可差事辦得好,未必能留下。宮里有宮里的規矩,知道得太多太外,上頭人就容不得他。聰明得聰明在肚子里,要沉得住氣,這才是紫城里保命的方兒。駱承良是個不的,當初狂吃爛賭敗了家業才凈宮,這種人市儈,留在邊早晚是個禍害,不如趁早打發了好。”

 月徊明白過來,“今兒他有意拖延,這件事辦得不地道,是麼?”

 梁遇放下筷子,掖了掖道:“自作主張,今兒敢拖延,明兒就敢告。況且皇上要你宮,在你進來之前,得把外頭的事斷個干凈。這麼著不管將來走了哪條道兒,都沒有后顧之憂,對你有好。”

Advertisement

 其實月徊知道哥哥的心思,他上不說,到底還是愿意做娘娘。呢,對未來沒有太明確的目標,當初和小四還盤算過給富戶做妾,現在份換了,找見了靠山,那水漲船高升上一等,可不是要給皇帝做小老婆了嘛。

 月徊有時候沒心沒肺,又吃了塊胭脂鵝肝,比劃一下筷子道:“駱監八覺得,我將來要給您做對食,所以一徑撮合咱們來著。”哈哈笑起來,“那些人見天就琢磨這個,滿肚子男盜娼。我這麼正經人兒,哥哥也是這麼正經人兒,還愁我們走影兒。”

 梁遇聽口沒遮攔,著實嘆了口氣。

 “姑娘家,什麼對食走影兒,也留點神,別想什麼就說什麼。”

 月徊齜牙,“那您愿意我在您跟前說一套做一套?我心里頭坦,就開心肝和您說話。要是我哪天心里藏了事兒,那您想聽我的真話,可不能夠了。”

 是這個理兒,他知道,或早或晚,總會有這麼一天的。

 鵝肝是菜,閑話是佐料,月徊才想起問他:“這麼好的東西,您不嘗嘗?”

 梁遇對那些心肝之類的東西很抵,連看一眼都難,忙調開了視線說不,“你吃就多吃點兒,不必管我。”

 月徊有時候覺得哥哥是個奇怪的人,他有兩張面孔,一面殺伐決斷,一面又清貴。這宮里的太監,大多是上不得臺面的下路貨,可司禮監能做主的卻又個個拔尖,難怪太妃們也愿意和他們小來小往。

 撐著臉頰打量他半晌,“可惜!”

 天上一句地下一句,對面的人抬眼看,“可惜什麼?”

 月徊想起那天被番子帶進府的景,自己就先發笑了,捂著道:“我們認親那天,番子沖我說了句‘福氣來了’,我滿以為是我長得太好看被您瞧上了,我進府就是奔著做妾來的。后來錯,您了我哥哥,我那時候就想,要是不生在一家子多好,我使盡渾解數,也要拉著您不放。”

Advertisement

 又是這樣語出驚人,他聽多了,早就習慣了。關于那時候的小心思,他怎麼會看不出來,打從一開始就肖想他,那眼神擱在黑夜里頭能發綠扭扭,裝模作樣,就算知道他們是失散的親兄妹,怕也胡思想了好幾天。他當時就明白,這是個看臉下菜碟的丫頭,還好他長得不賴,要是丑點兒,連認都不愿意認他。如今說破了,既然說破,就證明心里已經一塵不染,只是他聽著,卻別有一種奇異的味道,像上栓了細細的弦,拽一拽,牽筋骨。

 他輕輕舒了口氣,至親骨間打趣,不過笑一笑就過去了。他低頭拿杯蓋兒刮開茶葉,“別胡說,人笑話。”

 月徊敷衍了兩句,同他談論明天假冒太后之名,接見閣首輔的事兒去了。

 梁遇把宮里慣用的詞兒都一遍,再不能出上回“朕圣躬違和”這樣的岔子了。月徊很聰明,教過的東西不問第二遍。及到第二天,預先在咸若館的東次間里坐了陣,梁遇早安排好了一切排場所需,散朝后讓小太監上西朝房傳話,說太后召見張首輔。張恒不疑有他,一路匆匆趕到了花園。

 平常太后召見一向在慈寧宮,今天換到咸若館,張恒心里沒底。不過因著花園和慈寧宮只隔一條甬道,轉念想想也沒什麼稀奇,到了廊下便頓住了,讓人進去通傳。

 不一會兒里頭嬤嬤出來,笑著說:“如今司禮監當家,前朝的消息他們截了,再進慈寧宮不方便。太后特請首輔大人來,有要事相商,只是忌諱暗有眼,沒法子和大人面議,今兒就隔簾說話吧。”

 張恒是老臣,在朝中多年,掌權的人們哪一位什麼他都有數。太后平時脾氣就古怪,狗啃月亮似的不著頭腦,因此不管出多幺蛾子,都在理之中。

Advertisement

 就像今兒,簾子里頭的太后長吁短嘆:“先帝爺走了兩年多了,我昨兒夢見他,他站在離我三丈遠的地方,紅著眼睛像是哭過,說皇帝總算要大婚了,慕容家的社稷有指了。”

 張恒隔著簾子諾諾稱是,“皇上親政,這是穩固朝綱,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兒。”

 “你也說是好事兒,我就琢磨著,好事上頭給他下個絆子,到底應不應該。”太后語調滄桑,帶著這個年紀早該有,卻遲遲不來的深穩,慢慢說,“皇帝雖不是我生的,可我保舉他繼位,他將來就是我終的靠山。他大婚這樁事上依著我,不依著他,我昨兒想了一夜,皇帝不說什麼,先帝爺卻找我哭來,我心里不大落忍。”

 張恒聽出的意思,看來是改了主意,昨天的言之鑿鑿全不作數了。原本太后要讓娘家外甥做皇后,也是為著江孫兩家的利益,和別人沒什麼相干,眼下就算改弦更張,也是一句話的事兒。

 張恒心里掂量的時候,太后問了這麼一句:“張首輔,我想明白了,你納悶嗎?”

 太后都明白了,他怎麼能犯糊涂!張恒說:“臣不敢納悶……臣的意思是,這皇后的詔書是頒還是不頒,全憑太后吩咐。”

 門簾里頭的太后說得頒,“我思來想去,太傅徐宿的孫知書達理,是個好人選。古來娶妻娶賢,他們家的書都堆到房檐了,姑娘能錯到哪兒去?你說呢?”

 張恒這回的“是”答得有些猶豫,因徐宿一門是保皇黨,和太后向來不對付。太后呢,又是個記仇能記到下輩子的人,這回突然大度起來,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張恒沉了下,“臣先前沒聽清,太后娘娘的意思是,冊封徐宿的孫為皇后?”

 太后說沒錯,“就是。”

 張恒原來統領閣,在東廠還未崛起時風無兩,員甚至敢和皇帝板。可是這兩天不了,幾位中流砥柱遭了迫害,氣神一下子泄完,這會兒也沒了把持朝政,讓小皇帝延后親政的奢了。

 不過太后這樣心高氣傲的人服了,不大像以前作風。張恒悄悄往簾覷了覷,簾子出一片暗紋彈墨金裾,他忙又垂下了眼,“是,臣回閣后,便草擬封后詔書。”

 太后說好,“快著點兒吧,免得夜長夢多。皇后人選一旦定下,東西六宮也該有主了,朝中凡五品上員家里,有十四歲上,二十歲下的姑娘,都可送進來參選。還有外埠的異姓藩王們,也別忘了知會他們一聲……那個南苑宇文家,說是世代出人,問問他們家有姑娘沒有,弄一個進來解解悶兒吧。”

 張恒道是,因這幾日活在司禮監的影里,正有些不上來氣兒,恰好太后改了主意,這就不必冒險得罪梁遇了。如此一來皆大歡喜,求之不得似的領了命,加承辦去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