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芒果小說 玄幻奇幻 蠻荒記 第八章 大荒雙龍

《蠻荒記》第八章 大荒雙龍

 龍神喜一閃即逝,蹙眉道:“不!封印太過兇險,尋常神倒也罷了,青龍乃是太古荒外第一兇,即便是九百年前的翟龍神,與青龍同化合之后,也是百磨折,結果才會在與青帝大戰時力竭而死。小野雖然略通馭之道,但要想倉促間和青龍合而不互相排斥……”越想越是不妥,搖頭道:“不行!實在是太危險啦。”

 當是時,燭龍怒吼著騰空沖起,左眼藍電芒著眾人側急而過,撞擊在滾滾黑云中,頓時激竄起數十道閃電,天海陡亮。

 雷鳴轟隆,老妖張開巨口接連咆哮,一團紫艷烈火合著腥風狂卷而出,刮得眾人周滾燙,裳獵獵鼓舞。所幸相距尚有五百余丈,炎風沖到一半,便沖散漫天火

 強敵當前,無暇多想,拓拔野念頭急轉,驀地下定決心,揚眉道:“娘,就這麼辦吧。與其束手待斃,倒不如拼死一搏!”

 龍神眉尖一蹙,見他極是堅定,想說的話又咽了回去,心中擔憂、喜憐、惱恨……相翻涌,嘆了口氣,道:“臭小子不知天高地厚,由得你啦。”

 當下將翟龍神所創的“青龍合訣”一字一句地傳授給拓拔野。拓拔野天資聰穎,貫通《五行譜》,又有記事珠相助,不消片刻,便將其中奧義爛

 見他將法訣倒誦如流,毫無差誤,龍神心下稍安,櫻張啟,龍珠徐徐飛旋而出,落到拓拔野面前,幻流離四,難以視。在閃電的照耀下,可以瞧見其中似有數十條小龍飛騰繞舞,想必就是歷代龍神的元神了。

 拓拔野收斂心神,微一張口,將龍珠緩緩吞中一,馨香灌腦,只覺一道溫潤之氣洋溢胃腹,通達全,暖洋洋地極是舒服。

Advertisement

 龍神凝視著他,微微一笑,淡淡道:“拓拔小子,龍珠乃是龍族至高權,珠在族在,珠亡族亡。龍珠既已授給你,從今往后,你就是當世龍神了……”

 拓拔野陡然一驚,失聲道:“娘!”蚩尤、晏紫蘇亦頗錯愕,想不到竟會在這等生死關頭授權傳位。

 龍神格格笑道:“好孩子,娘當了幾十年的龍神,早已厭倦啦,天天盼著能有一日了無牽掛,漂游四海。有你這麼個乖兒子接位,龍族興旺,指日可待,娘也放心了。”

 頓了頓,笑靨微斂,正容道:“古人常說‘登山志在天,絕頂不勝寒’。天下帝王在登位之前,大多雄心壯志,關懷社稷百姓,但是一旦權柄在手,昔日的抱負雄圖往往了保全王位的狹隘私心。娘知道你宅心仁厚,正直善良,絕非惡自私之輩,只盼你能一直記住當日和娘見之時,在龍宮說的那一番話,記住當年神帝臨終所托,保持赤子之心,中興龍族,造福天下。”

 龍神與拓拔野雖非親,然而同母子,彼此之間極是親昵,說起話來也常常毫無顧忌,聽在旁人耳中,甚至有打罵俏之嫌。但卻從未有如此刻這般凝肅,語重心長。

 拓拔野心中大凜,肅然道:“娘請放心,兒臣絕不辜負所托,誓將竭心盡志,率領龍族打敗水妖,還天下太平,還東海安寧……”

 話音未落,只聽燭龍縱聲怒笑道:“僵死之蟲,猶言春風!臭小子死到臨頭,還敢在此胡言語!”

 黑云崩散,腥風怒嘯,老妖不知何時已悄然追至,那巨大的人臉突然從左上方電沖而出,獠牙森森,長信跳躍,又是一大團烈火噴涌而出。

 蚩尤大喝著揮舞苗刀,碧洶洶,登時將炎風火浪震得沖天倒涌。眾太烏歡聲怪鳴,扭頭撲翅,不舍地看了看那紫紅的漫天火焰,盤旋俯沖,繼續朝下方急速飛去。

Advertisement

 拓拔野凝神于珠,急念法訣。通,臟腑俱現,龍珠在丹田越轉越快,翠綠真氣在周經脈滾滾浮,過不多時,“呼”地一聲,頭頂沖起萬道碧,宛如無數青龍咆哮沖天。

 拓拔野耳中隆隆作響,約聽見雷鳴般的龍嘯聲,丹田的熱氣越來越盛,仿佛有一條蛟龍藏,直沖出……“哧哧”激響,裳迸裂,皮,陡然幻化為萬千龍鱗,頭頂微微一痛,竟長出兩只銳利的龍角來!

 蚩尤又是驚喜又是駭異,怔怔地看著他,說不出話來。

 拓拔野周急劇裂變,片刻之間便由八尺男兒變了一條長達百丈的巨型青龍!陡然沖天飛舞,咆哮騰卷,青

 龍神格格大笑,殘余的些許擔憂早已被喜悅、驕傲所替代,高聲道:“乖兒子,快快攻他七寸,宰了燭老妖,拿他的蛇膽給你娘下酒!”

 拓拔野哈哈大笑,甫一出口,卻化了激越龍嘯,龍飛騰,張牙舞爪,朝著橫亙于頭頂的巨蛇全速猛撲。

 燭龍咆哮俯沖而下,巨尾怒掃,拓拔野靈活地騰避讓,旋轉向,仍然直沖其七寸。彼此形相差甚巨,遠遠去,倒象是一條蚯蚓與赤練蛇在纏斗一般,驚險萬狀。

 浪激,云崩霧散,一龍一蛇當下在空中游走激斗起來。閃電亮起時,或見龍頭,或見蛇尾,震吼撞擊之聲回千里,就連雷聲也被徹底蓋過。

 遠湯谷島上站滿了人,男,盡皆仰首東眺;島灣中殘舟沉浮,浮板跌宕,群雄浸于冰冷的海水里,亦都屏息凝神,觀這壯麗而罕見的奇景,渾然忘了繼續戰斗。

 人頭巨蛇雖已了重傷,騰挪回旋不太靈便,但每一擊都雷霆萬鈞,勢若山崩。雖在百丈高空,氣浪所激,下方海面仍是驚濤炸涌,大浪奔騰,波出數十里遠。

Advertisement

 青龍夭矯飛舞,每每從巨蛇的長尾下穿過,轟然撞擊在其七寸之上,立時打得它蜷痛吼;偶爾失手,被其巨尾掃中,登時青散,飛跌出數百丈外。每一回合的鋒,都引起遠的驚呼吶喊。

 蚩尤騎鳥觀戰,心焦如焚,好幾次想要拔刀助陣,都被晏紫蘇拽住。

 龍神瞟了一眼兀自昏迷不醒的科汗淮,心中大痛,格格一笑,道:“喬小子,你覺得自己比之斷浪刀如何?除非你能再變作一條青龍,否則這般前去,只是白白送死,徒然讓你的媳婦兒傷心。”

 蚩尤雖知們所言有理,但眼見著至親如手足的好友,孤獨戰夙敵,險象環生,自己實是無論如何也難以袖手旁觀。心中氣怒焦急,手上青筋直。目,遠遠地瞧見那高聳云的扶桑巨樹,心中一,突然想起當日羽青帝所說的那一番話來,又驚又喜,失聲道:“是了!巨鱗龍!”

 龍神微微一怔,不知他何以會突然提起六百年前的那條天下第一大的兇龍,蚩尤無暇解釋,道:“小蘇兒,你好好照顧龍神與科大俠,我去去就來!”不等二人相問,早已駕鳥急沖,閃電似的朝湯谷飛去。

 “轟!轟!”接連兩聲巨響,青龍重重地撞那人頭巨蛇的七寸,龍角地抵住它的椎骨隙,將它頂得痛極狂吼,弓飛甩。

 龍神大喜,笑道:“是了!就是這樣!地抵著,千萬別松開,小心被它反纏住……”

 話音未落,燭龍咆哮翻騰,反飛旋急轉,故技重施,將青龍團團困在中央。

 龍神、晏紫蘇花容齊變,連呼小心。遠的朝谷水師則歡聲雷

 青龍怒吼聲中,忽然張口咬住那巨蛇腹部,趁其痛吼收之際,閃電似的從蛇隙之間飛沖而出,又是一記神龍擺尾,狠狠地打在它斷裂的七寸椎骨上。

Advertisement

 水妖歡騰之聲頓時又變了驚呼,湯谷群雄則縱聲歡呼,連帶著如的奚落怒罵。龍神驚魂甫定,眉開眼笑,將其寶貝兒子大大地夸獎了一番。

 燭龍嘶聲狂吼,周,幻化無數兇扭曲尖嘯的幻象,晏紫蘇大凜,失聲道:“糟糕!燭老妖要使出兩傷法啦!”

 霎時間,漫天波開姹紫嫣紅的芒,天海盡赤,仿佛霓霞橫舞。

 大海驚濤噴涌,一道水柱突然滾滾飛旋,直沖蒼穹,既而萬浪噴舞,宛如突然沖起無數道銀白、淡綠的擎天巨柱,在漫天紅霞掩映下,更顯得說不出的奇詭壯麗。

 “魂水魄大法!”龍神心中一沉,又驚又怒。

 這種妖法是水族中至為兇邪的兩傷法,由八百年前的水族神巫羅姬貉所創。融,將聚集的邪魂厲魄激化至最大,威力驚天地。只是有不慎,連自的元神、都會被這些邪魂吞噬,萬劫不復;即便功,亦會經脈斷毀,元氣大傷。

 燭老妖重傷躁怒之下,竟不惜使出這等兇暴妖法,以求速勝。以當下拓拔野的修為,能否擋其一擊呢?

 萬千水柱轟然沖巨蛇漲,天空突然變妖艷奪目的紫紅,既而陡然一暗,變作黑紫。

 燭龍縱聲咆哮,夾雜著萬千猛的怒吼,蛇急速鼓舞,霎時間又漲大了幾倍,赤紅的鱗甲滲出一顆顆紅的汗珠。人臉飛轉四顧,左眼藍,天海瞬時又化為了一片慘白,刺得眾人淚水直涌,睜不開眼來。

 拓拔野當空盤旋,被那芒所耀,雙眼忍不住微微一瞇。只聽狂吼震耳,腦中轟然一響,腥風怒卷,上下四方六面襲來,剎那間,已被燭龍蛇纏住!

 他驚怒大吼,想要掙,卻毫不能彈。周如箍,惟有青龍巨頭暴于外,抬頭去,燭龍那張巨臉正獰笑俯瞰著他,紅舌跳躍,口涎如雨,正滴滴答答地從獠牙間灑落。

 龍神又是驚怒又是悔恨,猛一咬牙,想要起相救,周徹骨劇痛,經脈如燒,哪有半分氣力?饒是晏紫蘇冰雪聰明,智計百出,到了此刻,竟也是腦中空茫,六神無主。

 一時間,方圓數十里海面萬籟無聲,時間仿佛突然凝固了。

 湯谷群雄瞠目結舌,驚駭地凝著空中,半晌說不出一句話來。就連水族眾將士也被這景象所震懾,竟怔怔呆立,忘了好歡呼。

 天吳負手站在艉樓檐頂,黑袍鼓舞,雙眼灼灼閃,神古怪已極,也不知是喜悅、憤怒、沮喪還是惋惜。

 人群之中,惟有流沙仙子癡癡地翹首凝角漾開一而又凄苦的微笑,耳中隆隆地回著很久很久以前,那個人惡毒而尖銳的咒語。睫,一顆淚珠突然落,滴在的腳上,冰涼心。

 世間之事,當真是冥冥之中早已注定,絕無轉圜之機了麼?神農如此,就連……就連這小子也是如此?

 死寂之中,忽聽“轟”地一聲巨響,湯谷劇震,天搖地,海面波濤涌。

 眾人一驚,循聲去,只見那株參天云的扶桑巨樹碧氣繚繞,芒沖,劇烈搖擺起來。接著又聽一聲震耳聾的龍嘯狂吼,扶桑碧炸散,如水波漾,竟突然幻化為一條巨大的紫巨龍!

 “巨鱗龍!”龍神遠遠瞧見,芳心大震,突然明白蚩尤方才所說是什麼意思了!

 六百年前,羽青帝威震天下,孤大戰龍族六龍。戰三天三夜,五條兇龍竟然全被他所殺,惟有最為兇暴的天下第一巨龍“巨鱗龍”逃之夭夭,再也不見蹤影。

 這段歷史于龍族而言,可謂莫大恥辱。所幸自此一役,羽青帝同時也銷聲匿跡,木族勢力大減,盛極而衰,反被龍族乘機反撲,七戰七捷,重新控制了東海。

 與拓拔野、蚩尤相識之后,聽說羽青帝將自己元神封印苗刀,藏于扶桑樹中,龍神便猜到些大概,此刻目睹兇龍重生,才知道原來這木族圣樹果然竟是龍族神龍所化!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