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芒果小說 現代言情 薔薇島嶼 一、再見,時光

《薔薇島嶼》一、再見,時光

然后有一天,我離開。

蘇在住的旅館里留條,說即將乘上開往順化的夜車。說,我最后一站是在西貢。我覺得我們還會見面。蘇留給一本手工水的小畫冊。WildPlantsofHaLongBay。一頁一頁翻開來,都是詭異艷麗的夏龍灣山谷中盛開的野花。有拉丁文的花名。作畫的是一個子。極其簡單而清雅的筆

們要各自行走。獨行的旅行者看重自由,從來不任何束縛。不準備接蘇的不告而別。于是跟隨的路線。只為在旅途中和再次不期而遇。

有時候是在停車休息的路邊餐館里。有時候是在海邊的咖啡店里。有時候是在暴烈的大街上。看見蘇。蘇始終一個人。在人群中,這樣寂寞潔白,像山茶。

每一次們遙遙相。視線的距離猶如沒黑暗的火焰,過分鮮明。然后們再次分開。

在大叻,住在旅游公司大車停車點附近的一個小旅館里。偏僻的高勢地形。一條有坡度的小街道。推開窗,舉手可的就是山腰的巖石和植被。是建造在山上的家庭式旅館。回旋的小走廊幽暗仄。木窗框是法式的一小格一小格,非常多的窗戶。黃昏的大風把臺上的木門吹得啪啪響。整個空曠的房間風聲呼嘯。

午后睡了一覺,醒來時看到遠淡淡的山影。對面臺上的鬼佬坐在秋千上閱讀小說。庭院里有男人在劈柴。空氣中有木頭和花朵的刺鼻芳香。小鎮的暮蒼茫,約地聽到狗吠。

躺在白棉布潔凈的床單上,閉著眼睛,聽風的聲音。

電影里不應該有音樂。如果有,那就應該隨時都有。在每一個沒有臺詞的時刻。

Advertisement

要麼徹底空缺。要麼直到漫溢。我傾向這樣的狀態。沒有極端就沒有終點。

隨著年齡漸長,漸漸喜歡上提琴。

鋼琴只屬于年,因為它過于明確清晰。不夠曖昧。

們一起吃了一頓晚飯。是在大叻中央市場附近的LongHoa.

那家餐館的主人是一個嫁到了歐洲的越南人,顯然的家境富裕并在海外了良好教育。餐廳里擺設著瓷,月季花,燭臺,臺燈和長沙發。還有中國古詩。

蘇邀請吃晚飯。喜歡這家店的手工制作酸和荷花沙拉。那一天,們都穿著白服。蘇是白布的襯穿越南

喜歡穿白人,們有自信心,旁若無人。這種自信也許來自于擁有了很多常人無法企及的東西。又也許來自于一無所有但無所求。蘇經歷過無數繁華的場面,但依然只喜歡腳穿一雙麻底的草編涼鞋。的平常心。

們喝冰凍的檸檬。相對煙。沉默無語。

門外的街道上有喧囂的人。大叻的夜市熱鬧得喪失了睡眠。

56歲的父親,穿著一件大站在機場的大廳里。他看過去胖而蒼老。的飛機晚點,讓他在那里等了近兩個小時。是下午的時候,南方的帶著溫潤的氣,和北方的干燥寒冷截然不同。父親從小而清冷的角落里走出來。臉上的笑。只在春節回家,停留兩三天左右。父親的笑容。見到的喜悅。父親眼睛的眼白很渾濁。留意到父親的眼白。心里咯噔一下。

這個場景一再想起。看到他的時候,心里這樣痛,但什麼也不說,只說了一句,你等了很久吧,就直直地往大門外面走。他跟在后面,因為疾復發,走路很遲緩。但是他這樣地喜悅著。

Advertisement

他們不擁抱。在讀高中的時候,學校開家長會,父親的已經走不上樓梯。下意識地扶他,他推開的手。他從不愿意在面前流出任何脆弱。

17歲的時候,他帶去旅行。他們去蘇州。父親在火車里看報紙,一頁接一頁,嘩嘩地響。坐在他的對面,穿著校服的白,看著窗外。他們在虎丘塔下各自拍了一張寶麗來照片。父親在小餐館里點了排骨和青菜,把排骨夾到的碗里。他不知道怎麼樣才能讓高興。他們悶頭吃飯。半夜睡在旅館黑暗的單人房間里,對著墻壁哭泣。后來把他放逐在離自己很遠的城市里,把自己放逐在離他很遠的城市里。的生活是,異鄉的漂泊。一個城市,又一個城市。寫作。陌生人。危險。不安全。男人。告別。還有漫長的漫長的孤獨。

他們不說話。他們的痛苦是彼此的鏡子,把對方看得清清楚楚,彼此憐憫,卻無法及。從沒有傾訴。爭吵,隔,冷漠,固執。只能以這樣的方式維持。就是這樣。有些人,他們這樣地。他們的相隔兩岸,只能觀,不可靠近。

蘇。那種,就好象是父親的疾,與生俱來的殘疾,年齡漸長就漸痛。有時候是恥的,不能。這樣的痛苦。仿佛宿命。

們去電影院看了一部韓國片子。大叻唯一的一座山頂上的電影院,有一個很邊緣的名字,三又四分之一。或許是四又三分之一。沒有記住。卻記得在黑暗悶熱的電影院里,流下淚來。這眼淚和正在上演的喜劇劇無關,和空曠影院里散落的寥寥觀眾無關,和邊沉默的蘇無關。很久之前,就是這樣,會輕易邊的境,進一些茫茫不著邊際的寂靜里面。所以,常常不記得別人對說什麼,只記得某一刻所面對的氣味和聲音。容易失神。

Advertisement

們走出電影院的時候,外面的夜市燈火和人群正沸騰。法式高級餐廳霓虹閃耀,湖邊的穿著高跟鞋不地等待,綢店放著整匹整匹的緞子和布料,有坡度的馬路邊,天咖啡店坐滿了當地的越南男人和人。

蘇說,我們去看市場。市場堆滿了貨品,從茶葉到鮮花到干貨到草莓,到都是人和垃圾。巨大的聲浪匯集水,把人覆蓋至無法呼吸。炎熱。夜。汗水。聲音。煙。氣味。手上的皮。食。花瓣被踩了爛泥。蘇走上天橋,在欄桿上俯拍涌滿了人的街道。兩邊是陳舊高大的建筑,隔出一條被昏暗的路燈照耀的馬路,全都是攤販和游客。混,骯臟,泛濫災。蘇明顯地興起來。手里的相機頻繁地發出刺眼的閃

讓我們一直走到世界的盡頭去。蘇。

在深夜,搭上從北京趕回家去的飛機。母親在電話里哭訴,父親病重。的飛機再次晚點,在機場等到天黑。同時出發的,從北京開往大連的航班,在一個小時之后墜毀在海里。112個人死去。那天是5月7日。

在飛機上,這樣疲倦。已經過了25歲,依然獨自一人,沒有給過父親的婚禮和孩子。沒有給過父親任何安要帶他回北京。把他留在邊。照顧他。在座位上,閉上眼睛。看到父親在機場喜悅的臉。但是知道,這一次,父親不會出現。他已經病危。看見,他會多麼的高興。

將睡未睡的昏沉。看見父親帶著去買服。父親對母親說,兒都讀高中了,應該穿些漂亮的服。他帶在大街上走。一家店鋪一家店鋪地看。是冬天。挑了兩件大,一件刺繡的木扣子羊開衫。還有圍巾。店員替拿著換下來的服,一邊說,怎麼會有這麼好的爸爸呢。這樣好的爸爸。疼兒。父親坐在旁邊的凳子上,他的因為走路而疼痛。他看試穿服。他從沒有帶看電影,從不帶去冰激凌店,從沒有擁抱過。那是他們很的幾次單獨相記得這樣清楚。那件羊開衫穿了近8年。這樣喜歡。直到純羊被蛀了大大小小的

Advertisement

趕到醫院的時候,已經深夜11點多。父親的床位放在值班室門外的走廊里。看到他的第一眼。看到他帶著跡脹大的腦袋,看到他里的氧氣管,腦子里劃過潔白的閃電,什麼話都說不出來。一切都晚了。知道已經不能帶他走。

母親說,腦溢。早上7點吃完早飯,一切無事,僅僅是站起來的一瞬間。送進醫院搶救,腦部清除掉后,再次出。醫生已經放棄了他。說,結果是一樣的,你清楚了嗎。你清楚不清楚。說,我清楚。堅持讓他們第二次手。母親哭。不要再讓他痛了。還要再打開腦部,他怎麼得了。說,我們要。必須。必須。

在手室外面的水泥地上鋪了張報紙,坐在地上等。門口已經坐滿了人。空氣污濁悶熱。靠著墻壁,沉默著,不吃不喝,無聲地掉眼淚。等了9個小時。不能讓他死。要把他帶走。

最后一次爭吵。辭了職,在上海找到工作。要走。對著他說,我要離開這個家庭。我一定要離開。地渾抖。不吃飯。整夜地失眠。父親沉默。什麼話也不說,臉上是一條一條突然蒼老起來的紋路。無能為力的。悲哀的。就像回家過年之后,要回去。父親送,一再地看著,等進了安檢,還在張。同樣的神知道他難過。他會一再地后悔自己為什麼讓一走千里。對他說,爸爸,以后你來北京和我一起住。我帶你去醫院看病。我們去旅行。他說,你自己先穩定下來。還是有些高興地笑。他的眼睛,眼白已經渾濁。這樣蒼老的男人。他的笑容像以前的黑白照片里一樣,寬寬的前額,角帶著天真。那是他們最后一次對話的容。

們去了中央廣場附近的大排擋。當地的居民排了矮矮的木桌子小椅子,兜售各種食:炭火上烤的玉米,鮮清香,微微有些焦。大盆大盆的貝殼和螺,與野菜及姜一起煮,1萬越南盾一碟子,就著啤酒吃。整桶的鮮豆漿和玉米糊,放了白糖。孵出了小形狀的蛋,煮后用勺子挖出來吃,能看到臟和。放了牛片,鮮蝦和野菜葉子的米。年輕的母親帶著孩子在做生意,越南子都是結實而勤勞的。廣場邊的臺階上有乞丐裹著麻布睡覺。賣手工編織披肩的小攤人在煙。

們坐下來,要了兩碟不知道名字的螺。從遠掠過來的涼風把帳篷吹得嘩嘩響。高山上的夜,在風中開始覺到些微的寒意。們喝酒。越南的當地煙。

蘇說,你是否覺得不安?

說,這里都是當地人,鬼佬太。他們不來這里。他們不來危險的地方。

蘇說,你不習慣和別人沒有距離地相。也許他們離你太近。說,我不知道。

你出來從不和其他人說話?

我不知道該如何開始……你看那些日本來的獨自旅行的孩子,他們也總是沉默的,神嚴肅。東方人都習慣收斂自己的

以前曾經看到過三句話,是這樣說,工作的時候,不計報酬,的時候,想不起曾經過的傷害,跳舞的時候,不知道別人的存在。

你會這樣做嗎。

我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工作。也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和跳舞。說。那你做什麼。

行走。只是行走。不說話地行走。

電影中的場景是這樣的:異鄉的高山頂上的小鎮,兩個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坐在燈昏暗人聲鼎沸的大排擋里。旁邊是食的熱氣,孩子,婦,即將枯萎的長枝玫瑰,人手指間的煙草,喝空的啤酒瓶。呼嘯的大風和越南語的聲音。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