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芒果小說 古代言情 那個注定要位極人臣的女人 第20章 第二十章

《那個注定要位極人臣的女人》 第20章 第二十章

話分兩頭。

 當蕭尋初被謝家馬車帶往白原書院的時候,臨月山上,也有一人緩緩蘇醒。

 那人睜開眼,一目便是毫無遮掩的、從樹葉隙灑下來的點點碎

 “他”似是不太適應這樣直接的線,下意識地抬手遮擋視線。

 那人撐起,扶著額頭適應環境。

 “爺!” 蕭尋初的隨從五谷從坡上匆匆趕來。

 而當他趕到現場的時候,看到的就是這樣一番景象—— 披白衫,已經自己起了

 他屈膝半蹲,烏發覆面,面染赤

 這時,只見他抬手起落在眼前的長發…… 然后—— 出一雙寒冰般的眸子來。

 五谷心頭一驚,雙腳突然被釘在原地,寸步不敢上前。

 五谷是個矜矜業業、踏踏實實、對離家出走的爺仍舊不離不棄的模范小廝。

 今日他本是上山來給爺送日常用品的,誰知上山沒多久,才轉個頭的功夫,他就聽到背后一聲悶響,后的爺不知怎麼回事,居然突然從山坡上摔下去了! 卻說一般人失足從高跌落,好歹會下意識地發出驚呼,可今日這一點也很詭異,爺摔下去時悶聲不響,既無呼救,也無驚聲,像整個人失去意識一般。

 五谷自然立即下來救人,倒不想,爺外表看起來并無大礙,卻整個人氣質大變! 此刻,爺這眼神,該如何形容?竟似千里冰霜、冷劍出鞘,凜冽寒意之中夾帶些許高深莫測的智慧,令人一見,便心驚。

 五谷整個人凝在原地。

 爺以前……是這種氣質的嗎? 而且,爺以前……有這麼英俊嗎? 難道說,這就是老爺常說的,男人上必須帶點,才能有氣勢? 五谷一時被這目震懾,竟難移寸步。

Advertisement

 這時,爺似是意識到了他的存在,那寒霜般的冷目一側,向他瞥來。

 五谷渾一凜,竟不自覺站直三分。

 他此刻才反應過來了傷,忙沖過去:“爺,你沒事吧?你剛才是頭先著地的嗎?怎麼滿臉都是? “走,我先扶爺回屋,上了藥再說……幸好,這回上山之前,我正好在地上撿到了一瓶別人不要的陳年舊月金瘡藥,一道順來了,沒想到真用得上!” 這山坡嚴格來說不算很高,但也不低,摔不死人,但傷筋骨大有可能。

 五谷見爺頭上有一顯傷,便想盡快為他治療。

 爺定定地看了他一會兒。

 不知是不是五谷的錯覺,他總覺得爺今日的目冷颼颼,似還有些疑

 須臾,爺沒有做聲,只點了點頭,示意他帶路。

 五谷連忙扶住比平時話爺,兩人一瘸一拐地上了山路。

 * 待回到草廬,五谷立即去取金瘡藥。

 而“爺”則在屋中坐下,那雙幽深的眼眸四觀察著,像在探究什麼。

 屋子不大。

 爺離家后,因為收來源極,室幾乎沒什麼東西,僅有些石頭木料工之類,顯得很空曠。

 不過,這麼一貧如洗的屋子里,倒也有點裝飾—— 屋室的墻上,墻上掛了一幅爺親手寫的、方國才謝知秋所作的《秋夜思》。

 今日,爺一進屋,就瞧見了這幅字。

 他似是微微一怔,盯著那幅字看了片刻。

 五谷未覺有異,心說爺多半是撞了腦袋還沒恢復過來,沒有放在心上,自顧自去找金瘡藥。

 金瘡藥是他剛從山下帶上來的,并不難找。

 五谷本立刻給爺上藥止,誰知一開小瓷瓶,他倒先愣了—— “怪了,這藥怎麼和平時見到的不大一樣,這怎麼用來著……” 只見瓶中之藥,質地和氣味都和尋常常見的金瘡藥有微妙的區別,是五谷從沒見過的。

Advertisement

 五谷拿著瓷瓶僵住,弄不懂況的藥,他哪里敢拿給爺用。

 這時,“爺”視線余察覺他的窘迫。

 爺沒說話,只是瞥見五谷打開的那個包袱里還有一張方紙,便手拿過來,快速讀了一遍。

 然后,“他”對五谷手,道:“藥給我,我看看。”

 五谷忙不迭將藥遞過去。

 “爺”將這金瘡藥放到鼻前輕嗅,嗅完,“他”再看五谷的眼神,就怪了很多。

 “怎、怎麼了?” 五谷頓不安。

 爺問他:“你剛才說,這藥是你在路上撿的?” “對啊。”

 五谷信誓旦旦。

 “我從一個坑里挖出來的,好不容易才干凈。

其實用這種來路不明的東西不好,但爺咱們現在囊中,有什麼就用什麼吧,別挑了。”

 誰料爺瞥著他,問:“……從坑里挖出來的金瘡藥,旁邊還正好放著方?” 五谷:“……” 五谷:“可能是湊巧吧,比如說哪個倒霉蛋剛從藥鋪里開完藥出來,手一抖就掉了,想想藥上帶了泥,也不值幾個錢,就干脆算了。”

 “爺”淡淡道:“是嗎?不過從方來看,此藥之中含有龍骨,那是指甲蓋大小便價值連城的罕見藥材,唯有名貴的上品金瘡藥中才會用到。

 “而尋常百姓常用的止中,通常會將此味藥用效果稍差的廉價草藥代替。

 “所以你剛才一看,才會覺得它和平時常見的金瘡藥不同。

 “這樣的東西,你是如何從路上撿到的?” 五谷:“……” 五谷背上冷汗瞬間下來了。

 這藥當然不可能是他撿的。

 爺這些年雖與老爺夫人鬧得不愉快,但到底是親生的孩子,爺一個人住在外頭,老爺夫人不可能當真半點都不擔心。

Advertisement

 這金瘡藥的主人并非旁人,正是蕭尋初的父親蕭將軍。

 原來蕭將軍上沒說,實際卻將自己用的好藥給了爺。

 蕭將軍,沒有提醒五谷這藥和普通的不同,五谷便沒發覺。

 至于藥方,那是將軍夫人給的。

 爺整天搗鼓那些敲敲打打的東西傷,特意將方也抄下來塞在他包裹里頭,讓他萬一用完就去藥鋪抓藥。

 大將軍本人自己用的傷藥,難怪與尋常不同。

 以往五谷都將這些東西用種種理由搪塞過去,爺沉迷墨家學說,對這些瑣事沒那麼上心,所以對半不會起疑。

 而此刻,五谷心頭莫名涌上些許異樣來—— 爺何時這樣敏銳了? 竟然只是看了藥方上的一味藥,就瞬間從他話中抓出破綻。

 以往的爺,絕沒有像這樣咄咄人。

 以前他甚至會覺得,爺可能已經覺察到了老爺和夫人對他的暗中照料,只是看破沒有說破,可眼下,看著爺那淡漠的臉,他又不確定了。

 說起來,爺平日里看的書多是數算墨學一類,他什麼時候,竟然連醫書都看過了? 五谷心慌意,答不上來。

 那“爺”看他半天答不上話,頓了頓,將金瘡藥放回桌上,道:“這藥我不用。

你若真是撿的,從哪里撿的,就放回哪里去。

萬一是人失之,他們丟了這樣名貴的藥,找不到,想來會著急。”

 五谷聽得大急,正要勸勸,卻見這爺站起來,環顧一圈后,就開始往外面走。

 “他”頭上的傷不輕,因著金瘡藥的變故,都還未止上,清理得也不算干凈,模樣狼狽。

 可就算如此,他竟還是撐著,一副要出門的模樣。

Advertisement

 “爺!你要去哪兒?!” 五谷本想阻攔爺,卻被爺輕輕擋開。

 對方捂著額上傷口,許是由于失,“他”臉略有蒼白,可饒是如此,“他”一雙眸卻異樣堅定。

 “你先去還藥,莫要跟著我。”

 “爺”顯然未從高跌落的狀態中恢復出來,瞧著像是還在頭暈。

 “他”看了眼白原書院所在的方向。

 饒是吃力,“他”目仍是執拗,道:“我要去個地方……再不走,會來不及。”

 * 卻說另一邊。

 蕭尋初領著小丫鬟進了白原書院。

 蕭尋初好歹在白原書院讀過幾年書,還時常去墻外給謝知秋飛竹蜻蜓,對路很,走到院沒問題。

 他本以為可以輕松過這一關了,本想松一口氣—— 誰料,他剛要從自己慣常走的道上過去,又被小丫鬟輕輕拽住袖子。

 這小丫鬟看年齡,當年多半沒陪謝知秋來過白原書院,第一次來這樣的地方,瞧著頗為忐忑。

 “小姐。”

 小丫鬟怯生生地說。

 “那邊是男子走的路,我們眷還是從邊上繞吧,太打眼不好,而且也容易上人。”

 蕭尋初:“……” 他默了片刻。

 若說先前帷帽和角之類的,他還是苦多過其他,現在一而再再而三,他已經對這些破規矩到惱火。

 這都是什麼破玩意兒? 有半點意義沒有? 可仔細想想,以前謝知秋好像還真是這樣的,深居簡出,即使偶爾外出,也會頭戴帷帽,盡量避開人,像一道安靜的影子。

 蕭尋初頓時口悶了起來,像堵了一口氣,滿肚子火沒發。

可他和謝知秋現在還不知道是什麼況,萬一突然又換回去,他這里鬧出什麼靜,要責難的仍舊是謝知秋。

 蕭尋初唯有停頓半息,再度忍下來。

 他將帷帽一,利落地調轉方向,往人幽靜且不悉的小道去了—— …… 一刻鐘后,蕭尋初發現自己迷路了。

 以往在書院的時候,他從沒走過這麼偏僻的路,要不是小丫鬟指出來,他甚至都沒見過這條小道。

 路里面也七彎八拐,有些地方因為遠離人氣而久不修繕、已被荒草淹沒走不過去,還有些地方干脆就是死路。

 蕭尋初憑著方向來走,但一來沒走過,二來離開書院四年,他對這里也沒有當初那麼悉了,一來二去,居然繞了快一炷□□夫,還沒有走出去。

 小丫鬟拽著他的袖管,已有些害怕:“小姐,走這里真的沒問題嗎?你是不是太久沒回來過,已經忘了怎麼走了?” 蕭尋初本來走得煩躁,可聽到小丫鬟這一句話,反而忽然冷靜下來。

 是了。

 他離開書院四年,可謝小姐也差不多。

 他當初是主選擇走的,而謝小姐明明那麼喜歡念書,反而走得比他這個問題學生還早。

 當年謝小姐才剛滿十二歲,就被父母接回了家,若非甄奕要回鄉,破例被允許再來送一送,只怕連再踏一次此的機會都沒有。

 蕭尋初想起他與謝知秋流過的那些信件。

 從信中的容來看,謝知秋與甄奕、李雯夫婦二人關系親

 甄奕李雯二人年事已高,這次回鄉,或許就是最后一面了。

 若非中途出了這種誰也想不到的變故、他越俎代庖進了謝知秋的,謝知秋本人,應該是很想親自來送別他們的吧。

 不該急躁,不能急躁,為謝小姐考慮,集中神解決問題才是要

 蕭尋初定了定神,深呼吸一口,重新開始尋路。

 …… 又是一刻鐘,這一回,他總算是越過樹木看到了院的飛檐,再朝屋檐的方向走,終于順利找到出路。

 然而,尚未邁步出去,倒先聽到綠墻外傳來人聲—— “都快巳時了,車馬也都備好,甄先生怎麼還不提出發呢?若再不走,可趕不上今日去金陵的船了。”

 “好像是人沒到齊,還有本該送甄先生的人沒到。”

 “誰還沒來,脾氣這麼大,居然讓甄先生等他?!我看平日里常得甄先生指點的學生,都已經在這里了啊。”

 “你平日里能見得到的是都到了,但還有見不到的呢。

你忘了,我們這些人不過是平時向甄先生請教較多、關系較好罷了,甄先生真正看重的關門弟子是何人來著?” “謝知秋?!” 最著急的那個學生聞言頓悟。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