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芒果小說 古代言情 平陽公主 17.第 17 章

《平陽公主》 17.第 17 章

次日。

朝堂上發生了一些細微的變化,待李述察覺過來時,一切已是塵埃落定了。

先是早朝時候,二皇子李炎說起“以糧代錢”的事,說這件事重大,戶部近來所有員又都忙著救濟旱,戶部人手不夠,得挑些人進戶部,留的職位都是些品的小

太子明著暗著嘲了幾句二皇子不會管戶部,但也不覺得二皇子此舉有什麼異常,于是也沒反對。

正元帝便批準了。

于是到了下午,二皇子就接著遞了封折子上去,寫著戶部的人事變遷,其中之一便是沈孝。

從正八品的監察史,到正八品的戶部提舉。階上沒有升遷,但戶部到底是最的部門,因此也算是小小地升遷了一把。

正元帝當即便朱筆一批,同意了。

消息傳到東宮時,太子正在練字,眼也不抬,嘲諷了一句,“老二近來用人是越來越不拘一格了。”

沒有家世背景的寒門都他籠絡到戶部去了,看來“以糧代錢”這件事著實是讓老二手忙腳起來了。

于是太子也沒將這件事當做什麼大事。

于是沈孝就這麼順理章地為了正八品的戶部提舉。

他在史臺割了工作后,剛出了皇城的朱雀門,便有侍從迎了上來,十分熱絡,“沈大人安,二皇子請您過府一敘。”

說著手一揮,四人抬的轎子就湊了上來。

態度雖熱切,可轎子抬上來之前卻也不問問沈孝有沒有空。

沈孝輕頷首,道一句“有勞”,掀起長袍便坐上了轎。

大鄴的規矩,皇子公主年后出宮,都在皇城右側的十三王坊里頭開府。十三王坊離皇城近的很,從朱雀門右拐便是。

沈孝將轎簾開,看著一座又一座的朱紅大門閃過,這都是皇親國戚的府邸,驀然他目一滯,看到朱門上懸著“平公主府”幾個字。

Advertisement

他微微皺眉,迅速將轎簾放下。

沒過多久,轎子便停了下來,侍從弓著腰打開簾子,下轎子,“沈大人,請。”

李炎在正廳接見了沈孝。

沈孝先向他跪下行禮,問了安后道,“微臣多謝二皇子舉薦。”

他起時,左臂仍有些僵

李炎便主手將他扶了起來,然后一路握著他的小臂,將他帶到了主客的茶座上。

他笑道,“沈大人,坐。”

禮賢下士的意頭做得十足。

若是普通的八品小,此時怕是已經寵若驚了。但沈孝臉上卻無任何愧不敢當的緒,甚至顯得過分沉靜了。

給沈孝端了一盞茶,二皇子坐在主座上關切地問道,“左臂的傷怎麼樣了”

沈孝左臂垂在側,回道,“沒傷到筋骨,養一陣就好了,大夫開了幾服藥。”

沈孝拱了拱手,“還要多謝殿下府上的醫。”

李炎則爽朗地擺了擺手,“謝什麼。唉,康寧長公主到底是本王的姑姑,便是行事再不妥,本王到底不好說的不是你這傷本王目下沒法替你張正義,心里實在是愧疚。”

沈孝忙道,“殿下昨夜肯替微臣解圍,臣已是激不盡了。日后殿下若有驅使,臣定當盡心竭力,鞠躬盡瘁”

說著便站了起來,朝著李炎直直作揖。

李炎笑了笑。

盡心竭力,鞠躬盡瘁。這八個字才是今日會面的主題。

李炎就是要沈孝激他,就是要沈孝死心塌地,這樣才能替他解了“以糧代錢”之困。

心里雖如此想,話到底不能這麼直白地說。

李炎便道,“什麼盡心竭力,鞠躬盡瘁本王舉薦你,是讓你為朝廷做些實事,又不是為本王謀私利。你便是鞠躬盡瘁,也要為朝廷鞠躬盡瘁。”

Advertisement

沈孝垂著眼,眼中似乎閃過一諷笑,但很快掩下了,道:“臣知道。”

于是賓主盡歡。

沈孝今日才變遷了職,戶部之事一概不通,李炎便也不急著讓他做事。于是他接著隨意說了些場閑話并書本知識,又留沈孝吃了一頓飯,順便送了套三進的宅子,并丫鬟小廝等伺候的仆人,以及厚的錢財。

沈孝那張臉依舊是沉肅的模樣,作揖道了一句,“微臣多謝殿下。”然后便坦然接了這些財

李炎見他如此冷靜,不免深深瞧了他一眼。

沈孝走后,李炎的長隨收拾他喝過的茶盞,有些不大高興,道,“殿下,奴怎麼覺得沈大人他有點不知好歹呢。您又是禮賢下士,又是賞宅子賜丫鬟的,一般人都該跪下磕頭、恩戴德了,可沈大人卻端著臉。就仿佛仿佛那些東西是他應得的似的。”

李炎默了片刻,忽然道,“他跟平很像。”

長隨沒聽懂,想要問,卻又見李炎似是陷了回憶之中,便連忙噤聲。

“十五歲時,雀奴在太子那兒開始了頭角,那時候太子賞什麼東西,就跟沈孝方才的表一樣,冷漠又淡然,從來沒有寵若驚的模樣。”

那時候,他們兄妹的極好。李炎不能接李述幫助除了他以外的任何一位皇子,哪怕他那時在朝堂上連一地位都沒有。他將此視為背叛。

他那時氣急了,罵是太子腳底下的一條狗,搖尾乞憐就為了讓太子賞點狗屁金銀珠寶。

李述非常冷淡地看著他,道,“這不是賞賜,二哥,這是一場公平的易。我用計謀,來易那些財富與權力。”

這是一場易。

李炎想,沈孝和雀奴一樣聰明,清晰地認識到了政治的本質。無非就是用自己所擁有的才能、智慧、甚至是生命,來換無上的財富與權力。

Advertisement

明碼換。

他們在自己額上著價格,站在政治的天平上,等著別人來出價。

&n

bsp;長隨在一旁靜站著,看到素來以勇武堅毅著稱的二皇子,此時目中卻流出了一種名懷念的緒。

沈孝出了二皇子府,轎子早在外頭等著,轎夫躬請他上了轎。可轎子前行不到一炷香,正要左拐時,忽聽前頭傳來馬車粼粼的聲音。

拐彎不寬敞,更何況前頭的馬車又寬大,必然要有一個后退的。

馬車旁隨行侍衛喊道,“讓路,這是平公主的車架”氣勢洶洶。

轎夫自然不敢和平公主搶車道,連忙抬著轎子到一旁,留夠了空間。

轎子里的沈孝聞言掀開了車簾,往外看去。

公主的車架向前行駛,高大的馬車行過轎子旁邊,掀開的車簾里,李述和沈孝四目相對。

李述一揚手,車馬驟停。

李述冷著臉,“原來是沈大人,還未祝賀沈大人進了戶部,”揚了揚眉,“進了戶部就是不一樣,立刻就坐上了轎子,好排場。”

沈孝靜靜看了一眼,掀簾出了轎子,站在馬車旁作揖,“微臣見過平公主。”

李述俯視著他,見他左臂十分僵

想起昨夜一事,臉上的冷意稍減。不管怎樣,沈孝沒有被康寧長公主毀了,其實還是松了一口氣的。

李述道,“不敢當沈大人的禮。”

李述掃了一眼轎子,認出那是二皇子府里的,于是道,“沈大人真不愧是狀元郎,果然生了一顆七竅玲瓏心。拿本宮當墊腳石和投名狀,了二皇子的門下。”

李述鼓了鼓掌,“好謀劃。”

馬車外,沈孝淡淡笑了笑,“公主言重,微臣不敢當。”

Advertisement

他垂下眼,蓋住目中的贊賞。

公主反應當真是快,真不愧是皇室公主里最聰明的一個。

李述冷笑了一聲,“不敢當沈大人真是謙虛。”

“長安城里那麼多權貴,可你偏偏挑了我彈劾可笑我當時竟真信了什麼關中百姓的鬼話,把沈大人小瞧了個迂腐之人。”

李述不錯珠地盯著沈孝,“沈大人本不是為了彈劾我,只是想二皇子麾下而不得其法。于是便挑中了我來做投名狀,是不是”

此時再裝傻便無用了。

沈孝道,“公主盛名。”

李述盯了他一會兒,忽然笑了笑,“沈大人,你利用了本宮,本宮若真想對付你,便是二皇子都救不了你。可是”

對沈孝招了招手,讓沈孝走近馬車車窗。

李述探出頭去,低聲道,“你放心,本宮不會對付你,本宮想看你自取滅亡。你要知道,得了二皇子青眼,是件好事可也是件壞事。”

雖說著如此冷意的話,可一熱氣卻直沖沈孝耳畔。沈孝忍不住后退了一步,抬眼見李述對他笑了笑,一副看好戲的模樣。

那雙通的眼難得沒有出任何嘲諷或冷意,于是有著像貓兒一樣的狡黠。

馬車開,揚塵而去。

李述最后回頭了一眼路邊站著的沈孝,將車簾放了下來。

沈孝。

這個名字被無聲地念出,冷意之余,帶了一分贊賞。

沈孝若想向上爬,爬到足夠高的地方,要麼攀附太子,要麼攀附二皇子。

可太子后都是世家大族,眼睛長在頭頂上,不屑于和寒門為伍。

于是沈孝的選擇只剩了二皇子一個。

近來二皇子正為“以糧代錢”一事煩心,關中無糧,擺在二皇子面前的只有向世家大族征糧一條路。可征糧是件得罪人的差事,派誰去做才合適呢

正在這時,八品小沈孝竟公然上書彈劾太子黨麾下的平公主。

于是沈孝這個名字進了二皇子的視線。

上任第一天就敢彈劾平公主的沈孝,這樣的膽氣才有能力去征糧;正好又是寒門出,與世家大族無任何牽扯。

他是征糧一事的絕佳人選。

沈孝是當真聰明,彈劾的時機選得好,彈劾的對象也選得好。

而李述,從頭到尾不過是沈孝進二皇子麾下的墊腳石而已。

沈孝聰明,可朝廷里誰不是人

二皇子起用沈孝自有他的深意。

若征糧了,是他有識人之明;若征糧不那沈孝就是關中的罪魁禍首

李述向后靠在了靠墊上,懶洋洋的。接下來的三個月,可以靜靜看好戲了。

轎子一路平穩,將沈孝帶到了一所新宅子門前。

是崇仁坊,除了十三王坊,就數崇仁坊離皇城最近,也就數崇仁坊的地價最高。

面前這宅子雖只有三進,跟王公貴族的府邸是比不得,可卻也是五臟俱全,花廳書房、正屋廂房一應俱全,更難得的是環境清幽,假山池水、花園亭閣全小巧玲瓏。

二皇子送來的仆人早早地將此拾掇好了,此時管家站在門口的石獅子邊上,對著轎的沈孝恭敬行禮,“見過大人。”

轎簾一晃,沈孝出了轎子,對管家點了點頭。

微微仰起頭,沈孝的目落在宅子上嶄新的“沈府”二字上,沉默良久,他終于收回了目,抬起腳,極慢卻極堅定地過了新宅院的門檻。

命運所有的饋贈都在暗中標好了價碼,可沈孝知道自己今日所得,是因為明日將有所付出。

他將被人利用,在粘稠困頓的朝堂上充當一把利刃。

可是沒關系,他愿意被人利用只要能在朝堂上站穩腳跟。

他終將會向上爬去,爬到眾人的頭頂,站在朝堂的巔峰。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