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芒果小說 古代言情 養丞 第24章 第 24 章

《養丞》第24章 第 24 章

按理來說,夙縣山清水秀的,養出個把妖倒也不稀奇。

可狐貍、野兔、各種奇花異卉都能理解,一推車?還是出自唐見微之手的推車,對于妖界來說,是不是也太兒戲了一點?

似乎為了證明自己真的有的潛質,推車忽然從兩側落下一排的木板,在一片“啪啪啪”聲中,木板連了平坦的木臺,將車面展出了更寬敞的空間。

唐見微和紫檀挽在一起,小心翼翼地靠近推車,生怕推車再有什麼變化,倆也有個照應。

推車倒是徹底安靜了,沒再嚇人。

唐見微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地檢查了一遍,發現推車被加了許多復雜且說不上名字的齒和鎖扣,但全部都藏在暗,毫不影響觀,看上去變化不大,難怪方才一眼沒有瞧出來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

“有誰來過咱們的院子嗎?”唐見微納悶不已。

“不知道啊,我一早上都在干活兒,沒瞧見。”

唐見微尋思了一會兒,將推車的木板一一收起,只需要一個鎖扣就能將整排的木板都鎖住。將鎖扣一提,木板再次展開,非常靈活又實用。

“難道是家人幫忙改造的?”唐見微覺得不太對勁,“若真有這樣的奇人,隨意造輛車拿出去售賣定能賣出好價錢,何須過得這麼清貧?”

唐見微的商人頭腦沒法參清高的讀書人懸在想什麼,也懶得再想,出自博陵高門過慣錦玉食生活的,自然想不到家在夙縣算不上清貧,不過是普通人家罷了。

不過就是想要一輛可以載著油鍋出去買早點的推車罷了,如今有了車,明日一早的早點攤便可開業!

唐見微一整日都在面、備油,做準備,干勁十足。

Advertisement

已經尋好了支攤的地點,便是在府所在的景坊門口。

坊地夙縣東北角最繁華的地段,與四大坊相鄰不說,門外的大道是通往城門、市集和衙門的必經之路。

行人馬車絡繹不絕,無論是出班的或是上學的,大多都要往這兒經過。道旁也有些小商小販,比起店鋪林立還要銀子的市集來說,在這兒支攤些競爭,卻也不缺客源。最重要的是離府近,就算唐見微一個人推車出攤也能省些力氣,非常適合新開業的流攤點。

第二天天剛亮,唐見微便將油鍋架上了推車,準備出發。

紫檀特別想跟著一起去,就怕這初來乍到的新攤子會被排、欺負。

唐見微將阿耶留給的劍從車下方了出來,劍鋒一亮,寒:“我倒是要看看哪個不長眼的敢來欺負我。”

紫檀留在家里照看唐觀秋,唐見微推車來到坊門口。

這推車的確好用,推起來毫不費勁,兩個子還能靈活地調整方向,即便在土路上也如履平地,厲害得出乎唐見微的意料。

到了地兒腳撐一放,穩穩當當,不用再費勁支撐。

只不過有一不太方便。

車面上幾塊橫板的確能夠放置件,切出來的面塊兒可以一條條鋪張開,等人一多炸起來也很方便,空間足夠。

可這橫板固定得太牢,沒法調整,橫板與橫板之間的寬度與架在炭上的油鍋不太匹配,唐見微得小心翼翼地放置好,不然的話油鍋有傾倒的風險。

把寫著“唐氏早點攤兩文錢買一送一”的招牌掛在車上,再將車的大木桶搬挪下來,一切準備就緒,唐見微開始炸油條。

將兩片面片練地疊在一塊兒,用箸在面上一,拉長了往油鍋里一,在滋滋的響聲中,面片慢慢膨脹變了長柱形、金黃

Advertisement

唐見微練地掌握著火候,掐著點將油條撈起來放在網架上放涼、滴油。

網架下方就是油鍋,滴下來的油直接滴回了鍋里,一點兒都不浪費。

是新面孔,周圍賣菜賣碗的小商販們都在暗地里注視著,聞著了面香,卻不知炸的是什麼玩意,薄薄的面片放油鍋之中,再撈起來的時候大了一圈,也很人。

待炸了一大半網兜的油條之后,唐見微便開始吆喝:

“現炸油條,熱乎乎脆脆的現炸大油條來啦!小本買賣限時優惠,兩文錢一大油條!”

唐見微練過功夫,吆喝起來聲音不小,說的還是地道的話,這對夙縣這個充斥著本地口音的縣城百姓來說很新鮮。

聽到的吆喝聲,路過的人不自覺回頭瞧,這一瞧不要,迅速被吸引——哪兒來的仙姿佚貌?不得了,竟有人長得這麼般,穿著桃的襦,整個人如同出水芙蓉,居然在此賣早點?

唐見微知道夙縣大雖然習慣說本地方言,但多數還是聽得懂話,是故意用話吆喝,打扮也是費了不心思,要的便是現下的效果。

到大家的注視,唐見微拍了拍招牌,接著喊后半句:

“開張大吉買一送一,買油條送豆漿!大碗香甜豆漿,您來買我就送,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唐見微自然知道“油條”這個詞對于大家來說很陌生,前半段的吆喝就是賺一個關注度。但“豆漿”是大蒼百姓十分悉的朝食飲品,從南到北大家都喜歡喝豆漿。

特別在夙縣,已經是秋時節依舊炎熱不息,早上太剛剛冒頭,行人便已經被烤出了一汗,來一碗清甜的豆漿相當解暑。

Advertisement

聽到“送豆漿”的聲音,方才沒在意唐見微是何模樣的人也紛紛停下腳步,三五個人湊到的攤子前,問要豆漿。

“豆漿多錢?”

“兩文錢,您買油條我送豆漿。”

“油條?就這個?”第一個著不太自然,夾雜著濃濃口音的話來問的,是一位挑擔的果農,黑黝黝的臉上滿是皺紋,問話的時候不時用掛在脖子上的汗巾抹臉。

他瞧著所謂的油條有點新鮮,不過他對新鮮玩意并不興趣,只想喝一碗豆漿。

“我不要油條。”果農說,“只要一碗豆漿,多錢?”

唐見微見招拆招:“因為足下是小店的第一位客人,所以油條和豆漿免費贈送!”

沒等果農再開口,唐見微立即將油條用油布裹好,舀一勺豆漿到碗里,遞給果農。

果農咧笑:“還有這等好事……”說完也不客氣,仰頭將豆漿喝了個干凈。

本以為免費的豆漿一定摻了很多水進去,他就當水喝了,反正不要錢。沒想到這碗豆漿不僅沒摻水,濃濃的豆香之中還能嘗到明顯的甜味。

果農咕咚咕咚喝完,將碗遞回去給唐見微的時候問

“小娘子,你這豆漿里放了糖?”

唐見微將碗收到車里:“是呀,可還合客的口味?”

果農不可思議:“你這麼做不怕賠本麼?”

唐見微笑道:“您吃好喝好。”

周圍的人都聽到果農的話,沒想到贈送的豆漿里還放糖,各個都忍不住來。

若是放糖的話,別說那個不知道什麼滋味的油果子了,就是單這碗分量十足的豆漿,兩文錢買了也不虧啊。

果農喝完豆漿之后,咬了一口油條。

他這一口下去,喀嚓喀嚓的聲音非常清晰地傳到周圍每個人的耳朵里。

Advertisement

果農咀嚼著油條,油香和面香以及爽脆的口在他口腔中撞,表愈發驚詫。

“嗯!好吃……真好吃!”果農大聲道,“這個油果子可比我吃過的任何一家油果子都要好吃幾百倍!”

旁邊賣菜的小商販不屑道:“有這麼夸張嗎?別是小娘子請來的托兒吧。”

果農發自真心的夸贊卻被懷疑,忍不住更賣力地為唐見微宣傳,本也是生意人,煽顧客的話還是會說上幾句:

“我張九郎這輩子最恨的就是說謊的人!這油果子好不好吃,你自個兒吃一吃不就知曉了?吃完之后怕是你也會心甘為小娘子的托兒!小娘子,你這油果子和豆漿都特別實在,有良心。做生意難吶,我不能白吃你的,這兩文錢你收著,我明日還來!”

果農在唐見微的推車上拍了兩文錢之后,瞪了那買菜的小販一眼,挑著扁擔走了。

經由他和小販這麼一番來往,圍觀的人更多,對唐見微這稱為油條的油果子更興趣。

有位大娘問唐見微:“你這一大油果子和大碗豆漿,一共兩文錢,可是真的麼?”

“自然是真的。”唐見微沒等大娘再問,油條和豆漿立即準備好,懟到面前,讓嘗嘗。

大娘在市集酒樓里做幫工,這會兒正趕著上工去,一做就要做到中午,得吃點頂飽的早點才行。

前頭的包子鋪已經吃了好幾個月,早就吃膩味了,一想到包子的味道就直惡心。這油果子看著實誠,再配一碗加了糖的豆漿,撐到晌午時分應該不問題。

最重要的是才兩文錢!

大娘放下錢,一口油條一口豆漿,兩者截然不同的食材口之后,產生了更加復雜而微妙的口

裝豆漿的碗是不能拿走的,所以大娘迎著眾人的目,就站在人群前吃。

大家都在觀察的表埋頭苦吃什麼表都沒有,可大家還是從迫不及待的表,和津津有味的咀嚼上看出了兩個字——好吃。

大娘吃完整油條,豆漿也見了底,將碗放回車上,打了一個響亮的飽嗝,又掏出兩文錢,對唐見微道:

“再來一份!”

唐見微:“好咧!”

周圍的人傻了眼,有這麼好吃嗎?

再一份油條豆漿,大娘依舊風卷殘云立即吃完,對唐見微比了個大拇指之后抹著走了。

見唐見微每次舀豆漿都分量十足,再舀下去那木桶就該見底,到時候兩文錢就只能買油條喝不著豆漿,太虧了,默默圍觀的路人們終于行了起來。

“我要一份!”

“也給我來一份!”

唐見微一口氣賣出了十多套。

一邊招呼一邊還能騰出空來接著吆喝。

人多都有點趨眾心態,越冷清的鋪子越是沒人關顧,一旦火熱,路過的人便會聞風而來。

一氣兒圍了二十多人,差點將唐見微忙個手忙腳

懸正好和季雪從坊門出來,看到了這靜,不過唐見微正被圍在里面,沒看見人,并不知道這陣家未來媳婦在賣早點引起的。

“怎麼回事?”懸看了一眼,“劉傻子燒改這兒賣了?”

季雪催:“四娘別看了,快去書院吧。之前先生差點告狀到家里,說你這段時日總是遲到,上課的時候也頻頻開小差,要是你再這樣,只怕他會真的殺到府上來。被你耶娘知道了,你定會挨一頓好訓。”

懸不服氣:“先生說的那些我十歲的時候就會倒著背了,他又講得極其枯燥如同嚼蠟,我有多努力才努力撐著只開小差沒有悶頭大睡,這已經是給足他面子了。”

季雪無奈道:“誰夙縣就這麼一所縣學,即便教的都是你懂的,可書院總是得去吧。去了便要尊師重道,莫說這些狂言。要知道你最后能否去京中參加科舉,還是得看先生舉不舉薦你。若是先生不松口,你可得倒大霉。”

季雪是綏川人,耶娘還在世的時候讀過幾年書,可惜年時耶娘因意外雙亡,也被人牙子送到家當家奴。

宋橋見機靈,年紀長懸幾歲,便將買了下來。

季雪偶爾會有些荒唐的舉,比如趴墻湊熱鬧,但大多數的時候還算是穩重,能勸上懸幾句。

的話,季雪說過之后想想也對,便加快腳步去了書院。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