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芒果小說 現代言情 非你不甜 第8章 第八章

《非你不甜》第8章 第八章

小時候總是自命不凡,現在卻越過越是個凡夫俗子。

2013年4月14日,生日。

2014年4月14日,生日。

2015年4月14日,生日。

2016年4月14日,生日。

2017年4月14日,生日。

我已經五年沒有過生日了。

有意思的是我怎樣都記不住別人的生日。

甚至是我父母的生日。

而我唯一記得的一個人的生日便是我自己的。

我卻已經五年沒有過生日了。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就是覺得這種所謂的慶生形式實在過于做作乏味。

這五年來我已經數不清看過多次同學在qq態里發類似于“祝xx歲的自己快樂。”或者其他的語句。

我真想不明白,你是有多害怕別人不知道你生日。

難道同學朋友們在說說底下評論長長的一排生日快樂的時候,你的虛榮心就得到強烈的滿足了嗎?

那你發那些說說的意義在哪里呢?

那些說著“冠冕堂皇”的祝福語的人真的記得你生日嗎?

在你過生日的時候他們有送過你禮嗎?

你開生日patty的時候會邀請他們嗎?

所以,你告訴我你發那些說說的意義在哪里呢。

真心朋友不需要多,玩的好的一兩個足以。

人是社

別人稍微一注意你,你就敞開心扉。

你覺得這是坦率,其實這是孤獨。

你現在是個大人了,有時候你要去選擇自己的路啊。

要學會去扔掉沒意義的朋友聚會、不你的人、看不起你的親戚和虛假義的朋友。

你現在是大人了,別再因為一點問題就失魂落魄。

你可以有一段糟糕的過去,但不能放縱自己過一個爛的人生。

Advertisement

生活就該有一個很棒的夢想。

有一個想去的大學。

會熬夜斗很累但很有覺。

嘗試夜深人靜的時候音樂加咖啡玩命刷題。

有自己喜歡的音樂和電影。

有失去會想起但不會懷念的人。

但也有真正的不會走的朋友。

有喜歡但是不會去表白的人。

每天不會愁眉苦臉會很燦爛。

這就是生活最棒的樣子啊。

這就是最棒的你啊。

因為頻繁熬夜,所以總能看到那些埋在深夜里的故事。

我曾看到過一個小姑娘深夜蹲在馬路牙子上泣,看著都讓人心疼。

路過邊的時候,我聽到一字一頓地說:“我一是一最一棒一的一自一己!”

我也看到過一個西裝革履,看起來畢業沒多久的大學生坐在大街上抹眼淚。

地上是一張張投職簡歷。

一邊掉眼淚,一邊一個人默默撿起文件。

我知道,你也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一個要好朋友曾深夜給我打電話說:“最近我真的覺好累啊,我覺我學不下去了,我想放棄了,我想把這該死的夢想拋下,真的。”

電話那頭的不斷泣,我不擅長安,只能笨拙的陪舒緩緒。

關掉電話去睡覺的時候,我知道這一個晚上又睡不好了。

因為又讓我想起了我的理想。

理想真的是個好東西啊。

每當自己累的要死,想放棄的時候,理想總會給自己一個堅持下去的理由。

人沒有理想是死的人。

毫無意義的活著。

魯迅曾經說過:人最怕的便是夢醒后無路可走。

每個挫折都能讓你更強大,而不是只有哭泣的的一晚上。

你也要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長到這麼大,我說不出來我最的一部電影,說不出來我最的一首歌,說不出來我最的一個人。

Advertisement

時常覺得人生其實沒那麼有趣,偶爾也會質疑活著的意義,所有來自于書上和別人口中的意義都不曾說服過我。

你認真生活,努力學習,找到自己的喜好,不在乎別人對你是否嗤之以鼻,用心經營自己的生活。

可你在有些人的眼里,只是一個空有夢想的傻瓜。

過年時,因為你的績,大概也被當話題中心討論過吧。

而那些質疑你生活的人,那些對你的努力冷嘲熱諷的人呢?

因為他們自己過的碌碌無為,所以才會嘲笑你的努力,你的夢想。

當你開始無法理解自己的堅持的時候,當你開始覺得自己格格不的時候,你會選擇將就還是妥協?

妥協太容易了,你只需要說服自己,就可以跟他們一樣。

但妥協也太難了,你必須要說服自己,換一種生活方式。

我知道的,你一直堅信自己的是最棒的。

你已經快活了一個大人的樣子了。

這不正是你小時候所期的嗎?

你用心生活,一步一步變現在的樣子,沒有人知道你多辛苦。

當你外表無限風時,別人只會看見你的功,沒人愿意關注即使你在背后付出比別人多出十倍二十倍的努力。

世事沒有簡單輕松的。

穿皮鞋會磨腳,皇冠也會有重量。

人們還是只會愿意看到他們所希看到的。

績是自己努力去做出來的。

不想被人忽視,被人踩下就要主去爭取。

自己盡力了就無悔。

最后還是未能如愿的就要考慮換個方法或者去放棄。

一味的堅持有時候并不能換來你所期的結果。

但你更應該堅定不移的相信付出的努力總會有回報的。

過去的自己,我希全世界都是我的,希有很多很多要好的朋友,而自己一定要在友圈的中央,這樣才顯得自己會被需要。

Advertisement

或許也因為這樣,我比一些人長得快些。

于是我終于明白,是我在乎的東西變了。

陌生人的認同也許并不那麼重要,喜歡的東西也不是非要分不可。

可是日子越過越久,邊的朋友卻越來越

你明明真誠待人,可那個人轉頭就跟別人說你的不好。

你對別人掏心掏肺,卻用你的故事去拉攏的朋友。

你明明什麼都沒有做錯,可就是有人著你去道歉。

你有時會去懷疑自己的為人世的準則。

可能怎麼辦呢?你知道他們的小伎倆,你知道他們的舉,你就是沒辦法和他們一樣。

餐廳里時,如果你的后面有人你會主替他們拉著門;你會習慣的對服務員說謝謝,對每個人都保持禮貌;你會在看電影的時候把手機靜音,電影開始后你會停下與同伴的談。

可在他們眼里看來,你是作,是裝x,是裝清高。

你改變不了他們對你的看法,你能做的只有做好自己。

我知道你會很難過,可難道要變你不喜歡的那類人嗎?然后和他們做一樣的事?

別放棄,要保持自己最棒的樣子。

半山腰總是最的,你應該去山頂上看看。

某天你跟一個朋友說起自己的夢想,你滿懷期待的想從口中得到自己所肯定的答案,結果只是嘲笑你的夢想是多麼異想天開。

當你考了第一,重下去了,材變好了,痘痘消了,氣質提升了。

那些人便都會羨慕你,再自嘲自己。

然而沒人知道你為了考第一學習到凌晨才睡覺,第二天又得早早爬起來。

然而沒人知道你為了減每天堅持跑5公里。

然而沒人知道你痘痘消去是因為天天保持好心,管住了吃的

Advertisement

然而沒人知道你為了提升氣質每星期都會堅持看完一本書。

那些功從來不是輕易得來的,背后注定要付出異于常人的汗水和努力。

這就是最棒的你。

你又怎麼可以輕易否定自己?

生活讓你難過的事太多了,你只是想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現在別人面前,可總有人偏偏抓住你的痛腳,狠狠踩在地上。

你想去的地方你真的在認真打算,可有人偏偏要冷嘲熱諷。

他們學不會的,學不會無法理解的事就保持沉默,學不會對每個在自己領域努力的人表示尊重。

學不會的,他們永遠到不了你所能看到的遠方。

當你所有的績所有的努力無法得到認可的時候,我怕你會失去信心。

你久而久之習慣了之后會開始懷疑真誠,你開始懷疑努力,你開始懷疑所有好的意義。

有那麼一段時間,我們什麼都不愿意去相信了。

我知道的,我也這樣過。

迷霧籠罩在前,回頭看不見退路,你站在你的世界中心,都是岔路,而你看不到前方。

沒有燈,沒有人為你引路,你只有自己。

而你的心里有“放棄”和“堅持”這兩個按鍵,你告訴自己按下放棄鍵,你就能擺一切束縛。

可你始終按不下去,你知道你按下了放棄鍵,不是擺了束縛,而是在你心深重新上了一把鎖。

鎖住了你所有的勇氣,毅力,信心和那個最棒的自己。

而你知道自己還沒到絕的時候。

人為什麼要往前走?

因為你不到最后永遠不知道自己的命運會如何,你也不知道未來是不是會有個好結果。

你始終有機會去到你想去的地方,而你知道你停在原地的話你哪里都去不了。

而我知道你也曾為了一件事拼命過,只是你慢慢忘記,漸漸懶惰。

不是的,仔細回想吧。

回想起來吧。

七我邊的人們,跟我大多三觀不同,習慣不同,目標不同。

人人都有自己的堅持,人人都有自己的活法。

而我為什麼要選擇這樣的生活?

是因為我太了解自己了。

了解自己心那團火一直燃著,帶著我一路披荊斬棘,去一個我必須要去的地方。

了解自己生來就是這個格,做不來巧取豪奪,學不來花言巧語,寧可這麼笨拙的生活著。

了解自己害怕給別人帶來不安,如果可以,寧可選擇麻煩自己,也不要去麻煩別人。

小時候總是自命不凡,現在卻越過越是個凡夫俗子。

也因為隨著一路長,再也沒力氣去取悅誰了。

無需從別人的稱贊中得到力量,也無需從別人的故事里找到自己。

去喜歡一個讓你有力的人吧,每天起來都覺得元氣滿滿;而不是喜歡一個讓你有傷口的人,每天睡去都覺得萬籟俱寂。

要每天過得充實,不管別人是否認同,也不管他們是否在意,這世上有那麼多人,余生還長,總有人懂得欣賞。

如果喜歡ipad你就去買,喜歡dollar你就去賺,想喝港式茶你就過口岸,想當teamleader你就努力學習。

想去威尼斯你就攢錢去,想誰你就去,想追誰你就去追,想到了就去做,拼命努力,拼命,忍著守著惦記著,青春就過去了。

何必用40歲的心態過20歲的年華。

最棒的自己不能辜負。

晚上要熬夜,不要來回刷手機了。

胃不好就吃辣椒,冷飲,過熱的食

容易發胖的質管不住就多運

一個人待著時就看看書。

好東西都值得花時間。

所以無論你現在多辛苦也別放棄想想已經堅持了多久才走到這里。

如果還沒人來牽你的手,那麼請請照顧好自己。

要知道日出如果有一千種彩,那麼日落將會有一萬種彩。

就算你今后失策失措失意失落失失掉所有方向,你也要朝著日出的方向大喊:“加油!”

送給你們。

也送給自己。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