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芒果小說 現代言情 六零再婚夫妻 第22章 告狀

《六零再婚夫妻》第22章 告狀

 幾個人楞了一瞬間, 反應過來,轉就跑。

 杜春分的手僵在半空中,不敢置信地轉向李慕珍。

 李慕珍無語又想笑:“這幾個慫貨。”撿起水桶, “虧我還想拉住你, 怕咱倆打不過仨。”

 “難怪只敢在背后說我。”杜春分接過水桶。

 李慕珍:“我拎著吧。”

 杜春分邊走邊放下袖。

 走到荒草邊, 杜春分不停下。

 “咋了?”李慕珍問。

 杜春分指著被踩踏的荒草。

 “這里啥時候多了一條路?”

 杜春分:“走的人多了。”

 李慕珍忍不住問:“你是說, 除了陳月娥們, 還有別人?”

 “過去看看就知道了。”

 倆人到河邊, 目之所及空無一人。但河邊有很多腳印。

 杜春分:“嫂子,今兒星期幾?”

 “好像星期四。咋了?”

 杜春分用腳比劃那些腳印,“這些應該是咱們家屬區上班的那些人的腳印。”

 “們星期天來過?”

 杜春分:“我也是猜的。不過不用管。們的網跟我的一樣。”

 “你咋知道?”李慕珍問出口, 自個也知道了。就陳月娥那個德行的, 要知道別人用小網,剛剛不可能回去。

 杜春分挽起袖, 李慕珍跟著下到水邊。

 水邊的螺多的像們沒撿過一樣。

 李慕珍挑個大的,拿在手里跟小石頭一樣重, “這里的螺可真大。”

 “水質好, 還沒人吃。”杜春分說話間挑幾個扔桶里,“嫂子, 我們上次一直朝南,這次朝北去吧。”

 李慕珍轉過往北走五六米的樣子, 發現大螺一個挨一個,“要是擱我們老家……”

 “你們老家的螺甭想長這麼大。”

 李慕珍點頭:“是呀。鵪鶉蛋那麼大點的都快被吃絕種了。還是這里好, 要啥有啥。”

Advertisement

 “要不人咋說, 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杜春分又撿幾個扔進去, 水桶底蓋滿了, “照著咱們這個速度,半個小時就能回去。”

 半小時,杜春分撿了大半桶。

 李慕珍不拎不知道,一拎自個的桶嚇一跳,“這麼多咋吃?”

 “回去問問姜玲?”

 李慕珍以前在老家得照顧孩子,還得干家務活和地里的活兒,沒空跟鄉鄰鄉親侃大山。養習慣,來到這里一時閑下來,也不串門子。

 人家都去師長家,政委家,怕被說結領導,也怕自己啥也不懂,說錯話得罪領導夫人,陳月娥等人喊出去,就到門口站一會兒。

 整個家屬區,跟有來有往的除了杜春分,只剩姜玲。

 見到姜玲,李慕珍要分一半。

 姜玲想嘗嘗,可肚子太大,沒法彎腰挑螺,“我怕吃這東西。”

 李慕珍轉向杜春分。

 杜春分:“我們家再好的東西也只能吃兩頓,多了幾個孩子就夠了。”

 李慕珍又轉向坐在地上玩兒的幾個孩子。

 杜春分喊:“甜兒,娘做的魚好不好吃?”

 “我不要吃魚!”甜兒大聲說。

 杜春分看向倆人,“聽見了?”

 李慕珍問:“這是吃夠了?”

 “是呀。剩的幾條被我腌了。糟魚應該放酒,家里沒酒,也不知道能不能。”杜春分沒做過糟魚。腌糟魚的法子還是聽以前同事說的。得虧魚不要錢,否則邵耀宗回來又得念叨

 李慕珍聽人說過“糟魚”,至今沒見過,無法回答,“我這螺就不給你們了?”

 杜春分:“你明天下午做一頓,后天中午再做一頓就差不多了。”頓了頓,“家里沒菜,我得去副食廠。你們去不去?”

Advertisement

 李慕珍和姜玲不用伺候孩子,早上就把菜買好了。

 杜春分領著四個小不點一進副食廠,甜兒和小就把往賣蝦的攤位上拽。

 螺收拾起來麻煩,明天中午肯定來不及。明天中午吃大蝦,杜春分就買一條鱸魚和一把小青菜。

 甜兒氣得撅著小,哼哼哼哼地悶頭往外走。

 小二話不說跟上去。

 平平和安安看了看甜兒和小,又看看杜春分,一臉為難。

 杜春分失笑:“去吧。我再買點蔥和姜。”

 倆孩子拔去追。

 杜春分向來說一不二,甜兒雖小,但很清楚這點。妹妹們拋棄娘,追上來“安,甜兒大人不記小人過——不跟娘一般見識。

 姐妹四人手拉著手,蹦蹦跳跳晃晃悠悠往家走。

 們人小短,杜春分/長,們走著玩著,杜春分走的快,趕們到家門口,杜春分就追到了胡同口。

 出了胡同就是陳月娥家。

 陳月娥打開門,一看杜春分,嘭地一聲把門關上。

 靠著自家大門等娘的幾個孩子嚇了一跳。

 甜兒反應過來就朝東跑。

 杜春分已到廖家門口,攔住小孩,“干嘛去?”

 “我看看。”甜兒勾頭朝東邊陳月娥家看去。

 杜春分:“看干啥?別污了你的眼。”

 刷一下,大門又打開。

 杜春分回頭看去。

 陳月娥出來,瞪著眼睛看著杜春分,恨不得用眼神殺死

 杜春分收回視線,小蔥遞給甜兒:“拿著。娘開門。”

 有娘撐腰,甜兒才不怕,一邊跟杜春分朝家去,一邊回頭瞪陳月娥。

 陳月娥仗著杜春分背對著,揚起掌嚇唬

 甜兒抓起土坷垃就砸。陳月娥嚇得條件反般躲一下,甜兒哈哈大笑,扔下手中沒扔出去的土塊。

Advertisement

 陳月娥氣得搜一下竄過來。

 杜春分轉過

 陳月娥猛地停下腳步。

 杜春分把魚往院里一扔,對幾個孩子道:“進去。”挽起袖,出來走兩步,瞬間離陳月娥只剩一步之遙。

 陳月娥比矮太多,孔營長不在,廖政委家沒人,打起來連個拉開杜春分,幫的人都沒有。

 “你,你想干什麼?”陳月娥虛張聲勢,“杜春分,這里是部隊,不是你撒野的地方!”

 杜春分笑看著:“還知道撒野?”斂起笑,神嚴肅,冷聲道,“滾!”

 陳月娥嚇得打了個哆嗦,又不甘心,抬起膛。

 杜春分握著拳頭,活手腕。

 陳月娥的氣焰頓消,結結道:“我——我懶得跟你這種人一般見識。我做飯去!”三步做兩步走,迅速竄回家。

 杜春分撿起已經被摔死的魚。

 魚收拾干凈,抹點鹽,姜放魚腹中,給魚按一會兒就去洗蔥。

 小蔥切段,放干凈的碗中,加大醬、醬油和許清水,攪拌均勻備用。杜春分去刷田螺。

 等田螺換盆干凈的水,魚腌的也差不多了。杜春分把蔥水連同蔥澆魚上,然后上鍋蒸。

 廚房里還有一點木柴,杜春分就把大鐵鍋拎到外面,加水放箅子,中間蒸魚,空著的地方熱苞米餅子。

 杜春分忙的時候甜兒和小不敢搗一閑下來燒火,甜兒和小跑過去,稀罕娘的平平和安安也圍上去。

 “了?”杜春分溫和地笑著問幾個孩子。

 平平和安安抿抿

 小點一下頭。

 甜兒耍賴搬趴在背上,“娘,我不要吃魚。”

 杜春分反手朝背上一掌,“站好!”

 “甜兒站好啦。甜兒可以吃蝦嗎?”小孩的肩膀,勾著小腦袋問。

Advertisement

 杜春分想揍又想笑,“蝦太貴。”

 “爹發工資啦。”甜兒甜甜地說,“好多好多錢,可以買好多好多啊。”

 杜春分想了想,“那是你爹的錢。我們得問問你爹。你爹要說,甜兒想吃什麼買什麼。娘天天給你們做蝦吃。”看向平平和安安,“好不好?”

 倆孩子很想違心地說不,可是們真的很想很想吃蝦,就使勁點一下頭。

 “再過二十天邵營長就回來了。”

 甜兒攤開小手,“這麼久啊?兩把手數不過來欸。”

 杜春分看到鍋冒白煙,就去爐子上倒熱水,給幾個孩子洗手。

 四個孩子乖乖坐好,杜春分把碗筷放桌上。

 沒有理刺的魚,照例給每個孩子挑一些魚放碗里,澆上一點湯,不給們自個夾魚的機會。

 杜春分本想做紅燒魚。好些東西家里沒,副食廠也沒有,只能做清蒸魚。

 清蒸魚和酸菜鯉魚的味道完全不一樣。這邊的大蝦實,鱸魚細,跟蝦的口也完全不同。鱸魚質一點不面。魚塊比帶魚大,幾個孩子拉一塊就把塞滿了。香充斥著整個口腔,吃的非常滿足。

 杜春分發現甜兒又瞇眼,故意問:“不好吃?”

 “好吃!”甜兒拉一大口,果斷拋棄苞米餅子。

 四個孩子扔下四塊餅,杜春分放回去三塊,最后那一塊掰開分別放孩子碗中。

 甜兒嫌棄:“我吃飽啦!”

 “餅沾上醬也好吃,你嘗嘗。”

 吃魚不吃主食,最多三點幾個孩子就不可能那時候做飯。否則八點左右還得從床上爬起來做一頓。

 平平和安安聽話,舀一點湯澆餅上,拉到口中,就忍不住看杜春分。

 杜春分:“好吃嗎?”

 平平弱弱是說:“好吃。”說完就看甜兒。

 甜兒相信,不相信娘,“好吧。我嘗嘗。”

 加了的玉米餅有鹽有油有滋有味,肯定比干的餅好吃。

 甜兒太小,不懂這麼簡單的道理,很是意外的看著娘,這次居然沒騙人。

 杜春分又想揍,“快吃!吃完在家玩兒,娘上山找木柴,咱家的柴快燒完了。”

 “娘,我也會撿木柴。”甜兒甜甜地說。

 杜春分很不客氣拒絕:“你不會!”

 甜兒鼓起腮幫子,微微低頭,眼睛上翻,深深地看一下,埋頭大口吃魚。

 沒等吃好,姜玲進來。

 姜玲這些天經常來串門,不用特意招呼,杜春分給個板凳,繼續盯著孩子吃飯。

 飯畢,杜春分跟往常一樣刷鍋洗碗,收拾廚房和客廳。

 姜玲看半小時就把里里外外弄干凈,不佩服,“嫂子干活真利索。”

 “在飯店練的。”杜春分手,拿掉圍,“不快不行。飯店大部分菜現切現做,幾分鐘就得出一個菜。”

 姜玲想象一下大飯店的廚房,煙霧繚繞,熱火朝天:“很辛苦吧?”

 杜春分:“干啥不辛苦啊。”抬頭看了看太,頂多一點鐘。

 家離山近,上山下山來回兩個小時足夠了。

 不著急去,杜春分把邵耀宗的舊軍裝拿出來。

 “嫂子這是干啥?”姜玲好奇地問。

 杜春分拿起剪刀:“拆了給們幾個做裳。”

 姜玲:“等著穿嗎?”

 杜春分微微搖頭。

 “不等著穿就好。”姜玲看了看肚子,“等這孩子出來,我就有空了。”

 杜春分愣了一下,想起跟姜玲說過做服,笑了:“其實我也會。雖然做的不好看,但好歹能穿。”

 “啥不好看?”

 李慕珍見門開半拉,也沒敲就直接進來,“聊啥呢?”

 杜春分看過去,拿著一只鞋底,兜里還裝一只沒納的鞋底,“嫂子又給誰做的?”

 每次李慕珍來找嘮嗑都拿著鞋底。杜春分本以為是一雙,仔細留意,有大有小,看鞋底的寬度,有男有

 邵耀宗結婚晚。余文龍團長結婚也晚,因為早年連著好幾場大戰,他回到后方都難,甭說考慮婚姻大事了。

 倆人兩個孩子,都是男孩。老大到秋才上初中。

 李慕珍看了看手里的鞋底:“我婆婆。”

 “你婆婆?”杜春分記得李慕珍說過,余團長兄弟好幾個,還有幾個姐妹,“你那些妯娌呢?”

 李慕珍:“們都忙。”

 “不是忙不忙的問題。從這兒寄回去夠買雙新的。”杜春分前后兩個婆婆都不是人,也不會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