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芒果小說 都市爽文 重生之傳媒無雙 第011章 專題策劃(求追讀)

《重生之傳媒無雙》第011章 專題策劃(求追讀)

 翌日,7月14日,周二了。

 馬小飛睡了個懶覺,上午9點過才起床,在小區門口吃過早飯,準備去報社,將在網吧采訪的資料寫一篇新聞。

 明天《都市版》要出刊,今天又得稿子了。

 BP機震起來,是一個座機號碼。

 馬小飛找公用電話回過去,對方是一個年輕子的聲音。

 “馬記者,我是雪華啤酒的鄭珊珊。”

 “哦……鄭經理,你好。”

 馬小飛很快反應過來,這位是雪華啤酒企劃部的經理,后面還算是關系不錯的朋友。

 鄭珊珊又道:“馬記者,你現在有時間到我們廠里來一下嗎,我這里還有些新資料給你。”

 馬小飛忙道:“好的,我馬上就來。”

 騎上野狼125,馬小飛直奔城南郊區的雪華啤酒廠,一路上想起了不事。

 明天下午,在帛育場會有一場足協杯比賽,全興隊對陣紅巖隊,雪華啤酒是贊助商。

 最近,雪華啤酒在《都市版》投放廣告和專題文,寫稿子的事,文煜安排給了他。

 趕到啤酒廠,馬小飛匆匆上了辦公樓3樓,找到企劃部辦公室。

 看到材高挑,模樣清秀,穿著長和短袖襯衫的鄭珊珊。

 馬小飛很快想起來,這姑娘是本科畢業生,蜀都人,今年25歲。

Advertisement

 男朋友是一個蘇格蘭裔的國人,在蜀都領事館工作。

 再有一年多,就要嫁去國了。

 鄭珊珊到了國,在華盛頓一家圖書館工作,還給馬小飛寫過一封英文電子郵件。

 大意是介紹自己在國的工作和生活況,傾吐一下思鄉之

 只是那時候的馬小飛,英文水平太次了,都不敢給人家回一封信。

 之后,就沒了聯系。

 鄭珊珊給馬小飛沖了一杯咖啡,帶著歉意道:

 “馬記者,我這邊實在走不開,只好麻煩你跑一趟了。”

 馬小飛微微一笑:“應該的,我本來就是為你們服務的。”

 “你的稿子寫得很好,我們老總很滿意。”

 鄭珊珊笑呵呵夸了一句,遞過來兩份文件資料。

 馬小飛翻看一下,都是明天要見報的足協杯贊助專題稿,準備的材料。

 這樣的專題稿,對現在的馬小飛來說,自然很簡單。

 馬小飛突然冒出一個想法,便道:“鄭經理,趁著這次足協杯的熱度,我建議雪華啤酒再做一組專題,擴大宣傳和市場影響力,進一步樹立品牌形象。”

 鄭珊珊好奇道:“馬記者,你有什麼想法?”

 馬小飛想想道:“你們收購亞太啤酒剛滿一年,現在正是市場旺季。

Advertisement

 我是這樣想的,可以整策劃一組專題,考慮4篇大稿子,每一篇半個版,大概4000字,配一兩張圖片。

 回顧雪華啤酒進乃至蜀川市場,一周年來所取得的績,展下一步的市場,以及相關規劃。

 容,包括支持經濟發展、技改、市場營銷、渠道系建設等方面。

 另外,還可以考慮安排你們老總做一次訪談,這篇訪談考慮2000字左右,占1/4版,單獨稿。”

 鄭珊珊眼神一亮:“這些主意好的。”

 馬小飛道:“鄭經理如果覺得可行,麻煩你幫我再找一些材料,我悉一下,寫一份專題策劃方案,到時候你們再決定做不做。”

 “好的,我馬上找。”鄭珊珊打開書柜翻找起來。

 半小時后,馬小飛帶著一疊材料,一條中華,還有4張足協杯比賽的球票,離開了啤酒廠。

 為啤酒廠商策劃一組專題宣傳稿件,對于干過20多年的馬小飛而言,小菜一碟。

 他相信啤酒廠的老總只要見到策劃方案,一定會興趣。

 雪華是全國一線的國營大品牌,去年通過收購帛的亞太啤酒廠,才首次進蜀川市場。

 公司老總也需要借助宣傳,展示工作績,謀求升職嘛。

Advertisement

 兩個版的專題稿,加上1/4版的訪談,按一個版1.4萬收費,總共3.15萬元。

 這點錢,對啤酒廠來說完全是小意思,人家一年利稅都有好幾千萬。

 這是馬小飛跑下來的單子,自己采寫,按報社的制度,可以按30%提,那就是9000多塊錢。

 從策劃方案到采訪寫稿,馬小飛一周之就能搞定。

 不過,啤酒廠本來是文煜的人脈關系,這件事,馬小飛還得回去匯報一下。

 回到報社,記者部辦公室坐了6個記者,三男三

 馬小飛拆了一盒中華,散了一圈,也想起了這些記者的名字。

 鄭玉林,董軍,衛東,李英琪,何琴,劉紅梅……

 6月初,《都市版》公開招聘記者,有300多人報名,這些記者跟馬小飛一樣,都是一路過關斬將,殺出來的。

 之前,他們都是有單位的,鄉鎮中學老師、新華書店職工、國營企業職工、區縣報社記者……

 10個招聘記者中間,剛滿21歲的馬小飛最年輕。

 馬小飛之前在東江區石門鄉上班,職務是財政所副所長,正兒八經的公務員。

 這年頭,做記者很香的,應聘一個沒有編制的招聘記者,卷的比高考還兇殘。

Advertisement

 像30歲出頭的衛東,還是西江區一個偏遠鄉鎮的副鄉長。

 董軍和衛東,還有一個劉洋的,都在報社6樓那套房子,跟馬小飛一起打地鋪。

 董軍點了煙,問道:“小飛,你搬出去住了?”

 “嗯,我在解放街租了一套一室一廳。”

 馬小飛回了一句,跟著埋頭趕寫稿子,沒時間閑聊。

 其他記者閑聊幾句,也都開始寫稿子。

 用鋼筆手寫稿件,馬小飛雖然無奈,也只能努力適應。

 他自己買臺電腦在家寫稿,然后用盤拷來報社,也完全無用。

 現在,整個報社除了照排室,只有社長和總編的辦公室各有一臺電腦。

 編輯們都還在畫版呢,修改稿子自然也是手寫。

 后面到了2000年,《帛都市報》創刊后,馬小飛離開這家報社時,編輯記者們依然沒有配上電腦,還在手寫的干活。

 上午,馬小飛將啤酒廠明天見報的2000字專題趕出來,又馬上趕過去,將稿子給鄭珊珊審核。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