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芒果小說 快穿之教你做人 八零年,有點甜

《快穿之教你做人》八零年,有點甜

郁夏到底收下了王阿姨遞來的票證,再三道謝然後上了樓。這個點兒宿舍另外三個都在上課,郁夏拿鑰匙開鎖,進門以後還不忘記帶上銷。

到自個兒的床沿邊坐下,順手把書擱在枕頭旁邊,跟著拿小點那把鑰匙開了櫃門,從柜子最裏邊翻出一個筆記本,打開封底,裏頭夾了個牛皮紙信封。

那信封里裝有三百二十塊錢,其中有二百五是上面領導發的獎金,五十是小叔獎勵考上大學,這兩筆是服裏頭帶來京市的。另外還有二十塊,是省下來的困難補助。

京醫大給家庭困難的學生劃了三檔補助,分別是十八、十三以及八塊。郁夏拿的就是第二檔普通貧困補助,這一檔只要是農村來的都能申請到。八月底過來報道,跟著就寫了申請,九月初領到第一筆,十月初又領一筆,兩筆統共是二十六。郁夏將整十元裝進信封里擱在柜子最裏頭,這個錢沒當室友面過,剩下一塊兩塊的零鈔、角票包括分票則放在靠櫃門這邊容易拿的地方。

離家之前郁媽也準備了零錢給路上花用,那一路其實沒花什麼,到校之後統共就坐過幾次公車,又從別人手裏收了張票,花六塊錢買了條牛仔來換洗。前次去新華書店還用了兩塊四,除此之外就沒有什麼了。

郁夏想了想,後世的姑娘們為了的追求穿也能過冬,有兩條牛仔,布料還厚實,配合著羽絨服足夠保暖了。

王阿姨說得很對,羽絨服是要買,除此之外還得添雙膠鞋。京市這邊冬天落雪,穿布鞋容易打不說,鞋子恐怕沒幹的時候。除去這兩樣,最好還能再買個開水瓶,到數九寒冬洗臉泡腳都得兌熱水,那水又不是隨時都能打,每天就那幾段時間開放,只備一瓶又是喝又是用鐵定撐不住的。臨到要用發現不夠再問人借也不靠譜,你這邊缺,別人也缺,誰都沒多的。

Advertisement

簡單列出個清單,跟著又給估了個價,羽絨服要六七十,鞋子和開水瓶便宜一些,三樣算一起也得用到八十來塊,考慮到這是在祖國首都,價可能比南邊稍高,直接從信封里掐一百塊出來,將錢和票一併夾進書里,其餘照樣放回原

想了想,又將毯拿出來放到床上,十月初接連都是晴天,搭著巾被睡覺正好,這幾天是有轉冷的趨勢,毯跟著就能派上用場了。

搬出毯之後,柜子裏就有了空位,將夏天那兩疊好碼進去,跟著搭上鎖扣掛上鎖頭,至於夾著一百元紙幣那本書則被鎖進屜里,後頭兩天課比較多,還是等周末再去百貨商廈。

郁夏這是第二回去百貨商廈,看打扮相當樸素,售貨員本來不是來勁兒,直到從裏聽到羽絨服三個字。

羽絨服啊,那可是冬天裏最好的寒裝備,還是最近兩年才搬上貨櫃的,先前有聽說。作為售貨員,們私下裏試穿過,那是真暖和,穿上你就不想……然而和舒適度正比的還有它昂貴的價格,六七十一件,一件服能抵全家一兩個月開銷。

聽說這打扮樸素的年輕姑娘要買羽絨服,本來懶懶散散磕著瓜子的售貨員猛地就來了神,上下打量郁夏一眼:「對不起我沒聽清,這位同志你買什麼?」

「我要一件羽絨服,還要雙膠鞋。」

「羽絨服最便宜的六十五,你真要買?」

看郁夏點頭,才從貨架上取了兩件下來:「服可以看,不讓試穿,紅的六十五,綠的七十五。」怕郁夏不明白差價出在哪兒,還補充說明了兩句,「你別看這件貴了十塊錢,它是兩件套,穿髒了好拆洗,六十五那件個套子。」

Advertisement

「有沒有其他?」

售貨員說沒有,郁夏瞧著這孔雀綠是扎眼一些,也還經典耐看,想想自己皮白也襯得起,就點頭讓售貨員包起來。

「同志你說還要雙膠鞋?要短頸還是高腰的?」

口頭說哪能知道鞋子長啥樣,郁夏就讓指來看看,因為剛剛做一筆大生意,售貨員對耐心好,沖玻璃櫃枱最底下指了指:「就那兩種,鞋底鞋面都差不多,一個鞋脖子長,一個短。有三種,土黃的,軍綠的還有迷彩的,你慢慢看,看好了我給你拿去。」

郁夏蹲下來仔仔細細看了,短的那個是真短,不穿子的話整個腳踝都在外面,另一雙差不多有短靴的長度,果斷拿了雙高腰的,挑的是更耐髒的迷彩

這雙鞋十五,羽絨服七十五,兩樣加起來一百就去了九十。先前還想著多攢點錢,再爭取一下獎學金,這樣手頭寬裕了,每年能買張票回去一趟。

來一趟百貨商廈才發現錢是真的不用,郁夏只得在心裏告訴自己,回去要更努力學習,得對得起家裏的殷切希、學校的期待以及舍管阿姨的關心,這百十塊錢不能白花了。

回去這一路還在琢磨,因為從齊教授那裏借來了專業詞典,這邊每天能翻譯好幾篇文獻資料,就想問問教授看有沒有渠道將這些翻譯的東西推銷出去,這樣能賺個辛苦費,也能讓國的醫學工作者以及醫科學生看到這些好不容易引進回來的了不起的資料。

郁夏原先還沒這麼迫切,也是羽絨服加膠鞋害的,等不及想飛回學校去,回去同齊教授打聽看看這事

記得沒錯的話,這幾年國家也很缺翻譯,哪怕各大高校都在加培養英語專業人才,可人才的培養總是需要時間。

Advertisement

再說,日常英語和醫學專業英語之間也存在著鴻,郁夏能這麼快啃下來還要得益於的來歷,的英語不是在公社高中學的,本來就會,還是很會的那種。

隔著一千年的時,片語結構語法等等方面是有變化,但也不是今天才過來,這麼長時間,基本也習慣了吃了。

郁夏琢磨了一路,在經過距離學校兩個路口的自由市場時才想起來能買上羽絨服還得謝王阿姨,這麼想著,就拐了個彎轉進市場裏頭,去稱了點青棗。

那棗是本地農民挑進城來賣的,個頭不算大,嘗著甜,價錢也不貴。郁夏稱了兩斤,想著經過宿舍樓下的時候勻一半給王阿姨。

結果呢,前腳邁進宿舍樓,還沒來得及打個招呼,反倒先讓人給住了,王阿姨坐在管理員辦公室里沖招手:「閨你來,這兒有封你老家寄來的信,剛送到還沒多會兒。」

郁夏趕了兩步過去,順手將服擱在一邊,接過信封一看,上頭寫著永安公社紅星大隊郁學農寄。

「是我爸寄來的。」笑著把信收起來,準備回宿捨去慢慢看,跟著將那兜子青棗擱窗臺上,「我剛才去百貨商廈了,回來順便稱了點兒棗,吃著還行,阿姨你勻一些去。」

能在京醫大做後勤人員,家裏條件都不會差,一般還要有點門路,王阿姨不缺這口,倒是郁夏,難得稱點水果還想著,是個好閨

這麼想,就順著拿了三五顆,看作這麼斯文郁夏還不滿意,一手提著袋子另一手往桌面上抓了幾大把,接著不給王阿姨還回來的機會,提上羽絨服就準備上樓。邁出去一步之後又想起來,笑道:「這裳等降溫了我再穿給您瞅瞅,買的時候人家只讓報尺碼,不給試,也不知道中不中看。」

Advertisement

說到這個王阿姨就忘了那幾把青棗,上下打量郁夏好幾眼,滿是讚許說:「閨生得俊,穿啥都好看,用不著試!」

郁夏聽過笑容更真:「那您忙著,我瞧瞧我爸信里寫了啥,待會兒再下來陪您說話。」

信里寫了啥?還不就是那些嗎。

拆開信封看裏頭有三頁紙,瞅那字跡是郁的,他開頭第一句就寫了:「阿姐我是你弟,你寄回家的書信已經收到了,讓大姐念了整整三遍,聽過癮之後將信收起來,連夾在裏頭那版委員長紀念郵票一起,鎖在那屋的柜子裏頭……」

這開頭就把郁夏逗樂了,來京市之後忙著學習,只每晚睡覺之前才會想起家裏。這會兒又想起來當初備戰高考的形,比起大步流星迎接新時代的祖國首都,落後的南方農村也有屬於它的麗。離家兩個多月了,想起來還是不舍的。

郁夏又接著往下讀,郁在信里說,爸媽爺大伯小叔反正全家都好,就是大姐還沒找到工作,看也不著急。

「家裏那幾隻下蛋母前段時間有點反常,喂什麼都不吃,下蛋也不如之前來得勤。大姐說正好殺來吃,回頭另養幾隻,媽捨不得,說那是你手把手照看的,說母是捨不得你。阿姐你也別太擔心,那就反常了幾天,現在又正常了,還是跟以前一樣下蛋。」

「對了還有,讓我告訴你養那四頭豬長勢很好,到過年一準能賣好價錢!說了,讓你缺什麼就買,在外求學別委屈自己,錢要是不夠花就寫信來說,咱立馬給匯過去。」

「阿姐你給隊長的複習資料在這一片都搶瘋了,好多準備參加下屆高考的排隊來抄,隊長從八月底頭疼到現在,隔三岔五就在調解,生怕社員們爭破頭打起來。那個資料公社高中的校長看了,說非常好,還說就照這個複習,只要能吃,保準能考出去。」

「……」

陸續寫了不事,都瑣碎,郁夏一點點看下來,臉上的笑容沒消失過。

看得正投,宿舍門讓人一把推開,兩個學護理的前後進來,看郁夏人在宿舍正覺得奇怪,就注意到床上那件孔雀綠的羽絨服。

「新的?你買服去了?」

郁夏暫時擱下手裏的家書,回頭看們一眼:「這不是要降溫了?我聽說京市的冬天冷得很,沒件厚服不好過冬。」

「你來報道沒帶棉襖?羽絨服多貴啊。」李文娟背坐下了,沒說啥,另一個走到郁夏這頭,還手來服面料,夠以後又是一陣羨慕,「這服真好,誒,對了,你不是每個月還領困難補助,咋有錢買這個?」

「高考績出來之後公社上和大隊上都發了獎勵,我媽想著人離鄉賤,就一分沒留全給我帶上了,今天買這兩樣就花了個。」

聽說是兩樣對方還楞了一下,再一看,床底下還放了雙嶄新的高腰膠鞋。

「這鞋也不便宜吧?」

郁夏攤了攤手:「貴也沒法,總得要買,到落雪天布鞋怎麼穿得出去?」

「你就把錢全砸這上頭了?我聽說別人領了補助還想著省一些寄回家呢。」

郁夏懶得琢磨這話是幾個意思,想了想將羽絨服扁,塞進柜子裏鎖上,鎖上之後才回說:「我正準備同教授打聽打聽,看能不能找個活干,在外讀書要添置的必需品不,我家在南邊,隔著幾千里路,不像你們離得近缺點啥都方便回去拿。」

說著將信里最後兩段看完,看媽和都讓郁那什麼羽絨服買了沒,郁夏就準備趁熱回一封過去,告訴他們羽絨服已經買到,還買了雙膠鞋又添了個開水瓶,已做好過冬準備,請家裏放心。

第二封家書寄出去之後,郁夏才想起去齊教授的辦公室,讓幫忙參詳參詳,看自己翻譯的外國文獻行不行,能不能靠這個賺點收

別人或許不清楚,京醫大的教授大概知道各省給狀元的獎金額度,原先想著郁夏應該不缺錢花,沒想到對方在琢磨這事:「你翻譯這個很專業,要肯定是有人要的,估還能開個不錯的價錢……老師還是想問問,你是不是生活上有困難,有困難可以說出來,學校方面不會坐視不管,老師們也會幫你解決。」

郁夏搖搖頭:「您也知道我家是農村的,家裏還有兄弟,我想著自己尚有餘力,就想賺點錢寄回去補他們。」

看齊教授還在猶豫,郁夏放了聲音說:「這些書我平時也在看的,不是單純為了賺錢,學業方面您也可以放心,不會落下。」

都這麼說,齊教授才鬆了口:「那行吧,你把這幾篇翻譯的稿子放這兒,我給你問問去。郁夏你想補家裏是沒錯,也別太迫自己,學習不能落下是一方面,也要注意。」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