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芒果小說 古代言情 洞房前還有遺言嗎 第二十五章 揭秘修復者是誰

《洞房前還有遺言嗎》 第二十五章 揭秘修復者是誰

清晨,卿如是再一次收到了倚寒的來信。

信上提到,他從一個小吏那里得知,霍齊昨日挾持人質未果,被捕后認罪。此后刑部又發現地頸上的細繩和茶坊的繩子是同一材質,為防止斷裂,里面編有牛皮繩,比普通麻繩還要重許多。結合府目前放出的消息來看,沈庭案應當和那地有關。

但是現在地隨著暴雨而死,名姓未知、痕跡都無、死亡原因更沒法查證,這條線索是徹底斷了。霍齊那邊又一口咬定是他殺的人,嚷嚷著要畫押,求著各位差給他判死刑。

迷離得仿佛當事人都喝多了酒。

除此之外,卿如是發現倚寒的消息極其靈通,昨日才從月隴西那里得知沈庭案和地有關,今日倚寒就也從刑部小卒得知了這個消息。

不過這消息并非機,倚寒又是個心思玲瓏的人,要探聽這些想必輕而易舉。

不再多想,提筆回信。

昨日就在想,霍齊挾持蕭殷當人質一定是想活命的,可在被捕之后又立即認罪,前后態度轉變太快,必定不尋常。這是第一點。

霍齊在被捕之后能立馬代出殺人機,只有一個可能,他所說的和沈庭之間的那些子仇沒有作假。

假設他不是兇手,那麼真兇就純粹是拿霍齊當靶子。真兇了解霍齊和沈庭的仇怨,很有可能是霍齊認識的人,如果不是,那至也是個消息靈通的人,這樣才可能了解霍齊那段鮮有人知的過往,進而找上霍齊。這是第二點。

最后一點,既然兩繩子材質相同,明擺著有聯系,那麼霍齊將繩子留在現場,有沒有可能就是為了引導差把視線轉移到地上?

Advertisement

按照這個方向猜測,事有可能是這樣的:整個手法是地謀劃,找上霍齊,以什麼東西威脅,或者以讓他報仇的理由給他作案,霍齊接手后覺得為報仇而死不值得,于是想拉地下水,如果地落網,那霍齊這個施行計劃的人頂多算是幫兇,一般來說不會被判死刑。

所以霍齊留下繩子,打算在被差審問時引導他們找上地。可他沒有想到,沒等差找上地,地先死了,所以這案子徹底了他的罪,以至于昨日他得知地死亡的消息后挾持人質準備殊死一搏。

結果是失敗了,霍齊覺得回天無力,再如何辯駁也是枉然,因為地已經死了,倘若他辯駁,免不了要被上刑,干脆求個痛快,認罪求死。

卿如是將自己的推測寫上去,心底卻覺得約有個地方邏輯不通,再三察看,還是沒有找到不妥之

沒有往常破案時想通一切的通,反而覺得心里貓抓似的撓,想抓住什麼,怎麼也抓不住。那是一種被困迷霧之中,愈陷愈深的覺。

不對勁,哪里不對勁。

算了,待信寄去他看了再說。

卿如是折好信箋,打開倚寒附在信后的字條。然后陷了沉默。

字條寥寥幾句話,大意是說那位故人邊有了新人,他心底極度不平衡。在不確定究竟是不是他的故人之前,摻和進去有失風度,兩難了。

卿如是:“???”什麼玩意,當初說好的看中的文采請求賜教呢。究竟為什麼淪落到幫他分析這些東西。

不過這人果真有教養,會思慮這些,說明此人有所為有所不為,像是高門顯戶出來的貴公子。便也不好說道什麼了,老實給了建議。

Advertisement

故人是與不是,暫且不論。倚寒兄,聽小弟一句,先下手為強。

鴿子放出去,也跟著換了男裝出門。

戴著面去采滄畔見葉渠,帶著新默的三篇文章。

一進屋,便見葉渠俯在桌上喃喃自語。在隔簾后坐下來,葉渠不招呼,只專注地看著桌上攤開的畫卷。

從卿如是的角度,只能看到那卷畫的邊角,有些好奇,隨即起簾子,湊過去看。

葉渠一手捧著書本,一手握著朱砂筆,逐一比對后在書本上寫下桌面那幅圖的題名。

卿如是接過他手中的書,書封寫著修復者和謄抄者的姓名。修復者自然是“秦卿”,謄抄者是幾十年前的一位名仕。

葉渠笑說,“這兩日我又試著找了許多不同的人謄抄的修復本,只有這個人在謄抄這些修復本時,完整保留了修復者所有的書寫習慣。于是我把這人謄抄的崇文修復本都拿來看了一遍,發現被修復的每本書大概會用到‘卿’字十幾,幾乎每一后面都加了點,這下是徹底證實了修復者這個習慣。”

卿如是點頭,示意他繼續說。

“我找朋友弄來許多百年前那些子名仕留下的書畫,目前找到三四人都有卿字后加點的習慣,但是,我仔細比對了許多作品,大概只有我手中這幅畫的主人,最有可能是當年的修復者——”

葉渠退開一些,讓上前來看這畫的全貌。

畫里無人無鳥,無草無花,唯有一座百年廊橋,廊橋似乎沒有盡頭,愈深愈暗,沉重而抑。分明只有廊橋這一死,卻給人萬都枯萎,生靈皆老去的錯覺。

筆者的字跡有些眼,但又不太像是想到的那個人的字跡。

因為這位畫作用筆過于倦怠,似乎已沒了拿筆的力氣,勉強寫了連筆的草書,字也歪七扭八。

Advertisement

上書:夜深忽夢卿,驚坐起,不知今夕何夕。我看清風是卿,我看月影是卿,捕風風不停,捉影影不應,驚坐起,不知今夕何夕。唯恐卿卿不夢,推窗請風進,熄燈把影留。

時間是帝登基的第三年。

卿如是稍移開視線,掃視一遍,疑地蹙起眉。

葉渠知道想問什麼,回道,“沒留名,連個私印都不曾蓋得有,不知是哪個的作品,這字跡也不像我見過的手筆。字句里,唯有‘卿’字寫得最好最端正,字后那一點也是習慣地在每個‘卿’后都會點上。可僅憑這個,想找出畫作,有些困難。”

他頓了頓,補充道,“你不著急的話,我慢慢想辦法。”

卿如是點頭,不自覺又看向那幅畫。想不明白,為什麼自己會覺得這字像他的草書,分明很不同。他不是那麼有名嗎,若這字真的和他的字相似,葉老應該能看得出來。

他的字狂狷,多多存了些十四五軍營時不服輸的,還有十七歲拜稱相時催出來的恃才傲年氣,他自己說的,不管沉淀多年,他也寫不出個穩重的味道來,就是草,又草又橫,頗有點不按照常理出牌的意思。

但畫上的字,盡是頹廢之意。就和他畫的廊橋一般,看不到盡頭,萬枯萎,生靈老去。多看一眼都覺得悲傷。

卿如是不再多想,放下新默出的文章便走了。

葉渠遣人送走暗道,自己留在屋子里研究字畫,半個時辰后,有人敲門,他將卿如是留下的文章收起來,然后才開門。

倚寒門進來,葉渠頭繼續捧著書本啃字眼,想了想,問他,“你家里可存得有惠帝時候的名仕字畫?有的話借我觀幾日,看完就還你。”

Advertisement

“我從不存那些。”倚寒慢悠悠給自己倒了茶。

葉渠準備將桌上的畫卷起來,“嗤,不知道誰跟我說的,家中還收藏著秦卿的畫像,還是月一鳴的真跡。見天和我吹,這會子倒了從不存惠帝時期的字畫了。”

倚寒抿完了茶,斜眼瞥見他在卷畫,忍不住手討來看,“確實只有我同你吹的那些。你要來做什麼?”

“比對些字跡。不過你若只存了月一鳴的真跡那就算了,應該不可能是他的字跡。”葉渠也懶得再卷,遞給他了,“我就這麼幾幅真跡,看就看,小心些別給我弄壞了。”

耳邊話音還未落,倚寒已抻開了畫。目之所及,寸寸爛于心。

他怔在原地,攥著畫卷的雙手逐漸

葉渠喚了好幾聲,皆不耳。

須臾,他啞聲問,“這畫……竟是在你的手上?怎麼忽然想比對字跡?”

“也不是忽然,我不是一直同你說,崇文作的修復者不應當是秦卿嗎?前些日子找到些線索。”葉渠將“卿”字的蹊蹺與他盡數說清,又指著這畫道,“若我所料不錯,這幅畫的主人才是真正的修復者。可惜畫上無名無印……”

倚寒的目微斂,他將畫卷起,“與我做個易。你將這幅畫送給我,我告訴你畫的主人是誰。但是,你不能告訴別人。”

葉渠訝然,“你知道?你真知道?!”

倚寒點頭,“我知道。這個易如何?”

“慢著,你容我想想……”葉渠擰眉,“我怎麼知道你說的是真是假?萬一你是為了騙我的畫……這種無賴的事世子又不是沒干過。”

倚寒笑了,挑著角,“既然如此,我就算直接拿走,你也無可奈何。”頓了下,他道,“但,我是真心實意與你易的,這幅畫,對我來說很重要,所以我不會用那些下三濫的法子拿回來。”

葉渠一愣,沉默了。

似乎只要和崇文作沾邊的事,他都十分看重。

靜謐半晌,葉渠揮手隨了他,“拿去罷拿去罷,我這把老骨頭,再有價值的東西藏著也沒幾年能看了,還不如了卻生前憾。你且說來,這畫的主人是誰?”

倚寒似乎松了口氣,微抿著著畫卷淡笑了下,“祖上,月一鳴。”稍作一頓,他眸一暗,低聲補充道,“自廢右手后的畫作。”

葉渠瞪大雙眼:“自、自廢右手??!”史冊上沒記載這段啊!!!我知道了月家什麼不得了的辛?!!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