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芒果小說 現代言情 南音 Chapter 06 舅舅

《南音》Chapter 06 舅舅

姐姐的生日過去沒幾天,昭昭就搬走了,說是會住到親戚家里去。眼下,照家的狀況,反正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再回永宣。更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見爸爸一面。家的親戚說,一切都要跟他們一起從長計議,又不知道這長度到底長到多久。我現在倒是不大愿意昭昭搬走了,昭昭走了,哥哥又會發現什麼事來吸引他的注意呢?——先是去四川災區,然后是昭昭,如果他一直覺得心里很空該怎麼辦啊,總不能,突然有一天想要去登珠穆朗瑪峰吧?——如果要真是那樣的話也好啊,只要他還會回來,不會永遠離開我們,就好了。

我坐在昭昭的后,一邊看著收拾東西,一邊發呆。我也懶得問要不要我幫忙——東西本來就很也一定會冷地跟我說“不”。

“你,周末常來吃飯。”我自己都覺得,我的語調像是在和什麼人慪氣。

“知道了。”卻心無芥地回頭來。燦爛地笑笑。

“你能記得照顧自己吃藥吧?你不是有病麼?”——我真的沒有想要罵,我只是說完這句話才覺得味道不對的。

毫不厭倦地給了我一個跟剛才一模一樣的笑容,只不過,剛才,是轉了左半邊的子回頭;這次,轉的是右半邊的:“嗯,我知道,鄭老師把我每天要吃的藥畫了一張圖,要我不管住到哪里,都要在墻上。他把那張圖畫得好漂亮呢,你要不要看看?”

“不用了。”我非常沮喪。我知道說的那張的圖一定會以一種莫名其妙的方式打擊到我。所以,不看也罷。你只不過是出現在了一個最恰當的時候。我心里狠狠地想著。有什麼了不起。要不是因為,你家的工廠恰好在哥哥知道自己的世以后炸了,哥哥才不會對你那麼好。不可能的。

Advertisement

哥哥會被奪走麼?這個問題可真琢磨人,最琢磨人的地方在于,我不可能和任何人聊起這件事——因為,想要他們不覺得我的擔心是無稽之談,就必須讓他們明白一個前提,我指的當然是我哥哥的世了。這是必須要保守的,退一萬步講,就算我跟別人解釋了這個前提,他們也未必能懂這二者之間的聯系。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形容和概括。總之這就是我看見的活生生的事實——哥哥是那麼急著想證明自己沒有被打垮,于是他用力地抓了這個在他看來同樣倒霉的孩子。

不對,也許,也許我應該說,他用力抓了這個比他倒霉的孩子。有時候,哥哥似乎是需要別人的困難和問題的——我絕對不是說他幸災樂禍,不是那麼回事。他不是那種攻擊型的人,他不會去跟人爭戰,搶奪,不喜歡靠著把別人打垮圈出來自己的疆土。但是他喜歡救治別人,未必需要多麼高明的技,不過當他看著他邊的人因為他而獲得一點力量,他才能維持一貫平靜的表,篤定地活下去。我永遠不會忘記,當我倚靠著他的胳膊,哭著哭著,就睡著了,我在睡意降臨的時候清晰地知道,他就像我需要他那樣,需要這個掙扎中的我。

他也需要昭昭。我自然也清楚他不會因為世的關系而不再我們大家,我也清楚他已經說服了自己緣在此刻早就了最次要的事。可是,他還是孤獨。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看著他像過去一樣微笑,像過去一樣在飯桌上跟姐姐或者爸爸媽媽聊天,像過去一樣告訴外婆他姓什麼——似乎懷著永無止境的耐心。他一個人在那片看不見的,孤獨的原野上疾馳。沒有對手,沒有阻礙,領地圈得越大,屬于“自我”的那個核心就越是像塊通紅的炭,紅了灰,逐漸冷卻。冥冥之中有個聲音對他說:看啊,這麼一大片地方,全是你的,全是你的。是啊,全是他的,可他恨自己不能變這片原野上隨便一株荒草,卻只能做它的擁有者。

Advertisement

我只能看著。我無能為力。

“南音姐。”昭昭展了五指在我眼前晃著,好像我中了邪。

“干嘛!”我揮手打了一下的手背。

“你在發呆。”笑著,“鄭老師說了,要是我這學期期末考試績說得過去的話,就帶我去綿山玩。你也一起去吧,好嗎?”

綿山離龍城,走高速的話,差不多兩個半小時。也許是三個小時,起程的時候我在晨中睡著了,所以我也說不準在路上耗了多久。關于那次短途旅行,這就是我先想起來的事。其實,沒有什麼好玩的,只不過是座山而已。可是當我醒來的時候,我們正沿著盤山的公路艱難地螺旋上去,滿眼蒼松翠柏,昭昭打開了車窗,松針的氣味就進來了,這座山把空氣吸進去,然后吐出來樹木的香味。

哥哥把車停在了山腳下新建的游客停車場,我們爬了上去,在山里逛了一天,我說了,真的就是一座山而已,除了這些樹我自己也忘記了我們為什麼一定要走這麼遠的路來這兒。后來——在所有的回憶對我而言都無比珍貴的后來,我想起我們在山里的那天,只記得那松針的香味。也許,還記得昭昭說:“這兒到了晚上,會有林濤聲嗎?”——書本上似乎講過,林濤無非是一種共振,但是昭昭無限神往地坐在一塊大石頭上,托著腮道:“我爸爸說過,林濤來的時候,那種波浪聲像是在自己的心臟里面響起來的。”

那是第一次,如此平和地說起爸爸。

我還記得什麼呢?在山里的那天,似乎一切都好。天氣不冷不熱,跟樹木們肩而過的時候還得穿上在城里面早就用不著的外套。我們三個人聊天,開玩笑,中午在山間的小館子吃了很新鮮的蘑菇。那天真是安詳。

Advertisement

“我們到底為什麼要來這兒?”昭昭問。其實這也是我想問的。我還以為他們倆已經說好了,所以我就知趣地沒有對旅行的目的表達任何質疑。

哥哥無奈地笑笑:“你們現在的小孩子真是沒有文化。這兒是介子推死的地方。”

介子推是另一個活在兩千多年前的倒霉鬼。他和他的國王重耳被人追殺,逃竄在荒野中。(那時候的人為什麼都這麼奇怪的名字呢,他們的父母在想些什麼呀?還是,在那種久遠荒莽的年代里,每個人都可以在長大之后隨便給自己起名字的?)準確地說,重耳當時還不是國王,只不過是在宮廷斗爭中倒霉的王子。他割掉自己上的,煮了給重耳吃。重耳很開心地就吃了,也不知道有沒有記得要求介子推分。后來重耳了晉文公,介子推就躲到了山里居,不再介任何跟權利有關的斗爭,他什麼都不要。不過重耳不允許他什麼都不要,于是這個缺心眼兒的國王用了一個獵兔子的時候才會用的辦法。他讓士兵把綿山圍了起來,放火,覺得介子推一定會被這場火出來的。當然了,據說給國王想出這個辦法的人,原本就是反派——你看,那個時候,就連反派都如此單純。大火燒了三天,就在這座接納我們的山里。三天后,火滅了,他們找到了介子推的尸

于是,人們開始過“寒食節”了,就是——在這個節日里不生火,只吃冷食,是為了提醒一下:如果沒有那場三天三夜的火,介子推這個高貴的人就還活著。

古人還真是邏輯混。我著滿眼的松柏,愉快地想。不過他們到底給我們留下了這滿山的蒼翠。我嘆著氣,真是難以想象,那時候的人可能比樹還要天真。但是我沒有想到,昭昭卻無比憂傷地笑了,問:“鄭老師,你覺得,如果當時被人追殺的是我們倆,我們誰會先割自己上的呢?”

Advertisement

“一定是我。”哥哥輕松地說,“你是孩子啊。”

“算了吧,那是兩千年前,那時候的人懂得讓著孩子麼?”昭昭把一脆弱的樹枝折斷了,“一定是我。”

“你們倆真是無聊死了。”我難以置信地笑,“不過,昭昭,為什麼一定是你呢?”

“因為,我知道,如果是我拿給他,他無論如何都會問我這是哪里來的。要是他拿給我,我在極了的時候,未必想得起那麼多。”的睫垂了下來,此刻的側影真像一個山林里的靈。

“喂,所以你就算是割了給人家吃,你心里也還是希別人知道你為他做了什麼,對吧?”我嘲笑

“鄭老師,你說,介子推割給重耳的時候,他心里希那個人知道嗎?”昭昭期盼地看著哥哥的眼睛。哥哥笑著做了個投降的手勢:“我輸了,我回答不了。”

“所以啊,割的人一定得是我。”堅定地抱了自己的膝蓋,“如果是我的話,那你肯定會知道我做了什麼;若是你來割,有可能除了你自己,本沒人知道你做過什麼了。你不會告訴我的。那可不行——不能讓你在我不知道的時候,為我做那麼多的。”

“等一下,你都不知道了,你完全不知道他做了什麼,你又怎麼能阻止他在你不知道的前提下做什麼呢?你上面那句話邏輯是錯的。”我居然跟爭論了起來——我約覺得有點不安,但是又說不出是為什麼。

“鄭南音,一個腦子里全是糨糊的人說出‘邏輯’兩個字,才是最可怕的事。”哥哥彎曲著手指彈了一下我的額頭。

然后,一陣風吹過來,我們都聽見了溫似木、攝人心魂、把人的靈魂變風鈴的林濤。

“鄭老師,我想問你個問題。”昭昭認真起來的時候,那副樣子本是容不得人拒絕的。

“問吧。”看來哥哥早就習慣類似的場景了。

“你能不能告訴我,什麼是圓周率?”看上去一點都不像在開玩笑。

“有沒有搞錯啊!”我開心地笑了起來,“不就是π嗎?3.1415926……”

“對,我知道的,π,就是3.1415926什麼的,但是那究竟是什麼呢?”昭昭毫不屈服地面對著我嘲笑的臉,“我也知道,計算圓周長的時候是需要這個的,可是為什麼呢?從小學六年級的時候,我就在問大家,這是為什麼,可每個人都跟你說的一樣,你說的我也知道,但是,但是那東西究竟是什麼嘛!”

“你想知道的其實是它的意義,對麼?”哥哥笑了。

昭昭用力地點頭,夸張得像卡通片。

“你看,”哥哥撿起一枝樹枝,在堅的石頭上畫了一個不存在的圈,“這世界上有無數個圓,大的,小的,不管多巨大,也不管多小,你把這個圓切斷,變一條直線,然后除以它的直徑的長度,這個比值永遠都是3.1415926,并且小數點后面是循環不完的。你想象一下,一個永遠沒有盡頭的數字,但是世界上所有的圓都因為它才能存在。所以,π,就是永恒。”

“原來是永恒呀。”昭昭心滿意足地嘆了口氣。

我們從綿山上下來的時候,龍城的夏天就真的來了。

我似乎又回到了小學時代的場,育老師站在主席臺上拿著喇叭要我們全保持一臂距離。我是現在的我,略帶尷尬地站在年時代的位置,從前往后數,第五排,我那麼高,但是我前后左右的那些小學同學毫不覺得有什麼不對勁——我知道這是夢。但是,也許這不過是在平凡不過的某個天上午,二十二歲的鄭南音原本就應該出現在那里,他們也不問七歲的鄭南音到了哪里去了,他們也不在乎這突如其來的大家伙為何就這樣出現在隊伍里——是的,他們不在乎,這就是我對“年”最為深刻的記憶。他們不在乎那些令我不安的事,他們不在乎別人的恐懼和怯,甚至連自己的恐懼和怯也不在乎。下課鈴一響,他們就會像水那樣洶涌到場的任何一個大人們甚至無法想象的角落,但是秋千的人完全不會在乎蹺蹺板那邊發生什麼謀殺案,在樹下因為沙包游戲的勝負爭吵的人早就忘記了課堂上剛剛被老師屈辱地拽著紅領巾拖出教室,就像是拖一頭牲口。因此,年的鄭南音知道自己是斗不過他們的。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