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芒果小說 古代言情 江山故人(帝王業) 20. 奪城

《江山故人(帝王業)》20. 奪城

門口刀兵擊,守衛慘呼連連,猛然一聲巨響落在門外,硝火閃爍,伴著濃煙滾滾,裂石碎木之聲,地面隨之巨震。

“小心!”玉秀撲在我上,我被濃煙嗆得説不出話,眼前一片模糊,只抓住玉秀。

陡然聽得一個男子聲音,“屬下龐癸,參見郡主!”濃煙中只見一個鬼魅般影靠近,向我屈膝跪下。他喚我郡主,自報名號“龐癸”——暗人沒有自己的名字,各地暗人首領以天干為組,地支為號,來人果然是自己人。我驚喜加,口道,“原來是你們!”

龐癸按劍在手,“事不宜遲,宋將軍在外接應,請隨屬下走!”

我們疾步奔出房外,借著濃煙夜蔽,隨行暗人一路掩殺,直沖到院門口。

門外大群守衛正與百余名鐵甲衛廝殺在一起,當先一人正是宋懷恩。

我們后火蜿蜒,腳步聲震地,正有大隊追兵趕來。

龐癸大喝一聲,“王妃已救出,宋將軍護送王妃先走,我等斷后!”

宋懷恩策馬躍出重圍,俯將我拽上馬背,將我攬住,夾馬向外沖去。他手臂上一溫熱滲衫,竟是傷汩汩涌出的鮮。我不假思索,慌忙以手按住那傷,想止住流

“無妨。”他反手格開一柄刺到馬前的長戟,咬牙息,對我聲説,“別弄臟王妃的手。”

這話竟我心里一痛,眼見這些大好男兒為我流拚命,刀劍雖沒有落在我上,卻依然剜心刻骨,恨不能立即他們住手。

“住手——”

驀然一聲斷喝從后傳來。

驚回首,但見牟連仗刀立馬,凜然立在十丈開外,后大隊士兵嚴陣以待,弓弩開弦,槍戟林立,手中火把映得天空火紅,刀劍甲胄的寒熠熠耀花人眼。

Advertisement

后宋懷恩氣息一沉,緩緩將我攬,橫劍在前,全神戒備。

龐癸等人迅捷圍攏呈扇陣,擋在我們馬前,殺紅了眼的兩方都停下手,相向對峙。

我心神懸,凝眸向牟連。

烈烈,將他臉龐映得半明半暗,夜風中滿是硝石與松油的味道,挾裹著腥氣。

宋懷恩將手緩緩移下,無聲無息扣住了鞍旁所懸的雕弓。

“虛驚一場,原來是自己弟兄。”牟連淡淡開口,舉劍發令,“放行——”

話音落地,四下眾人盡皆一震,后宋懷恩亦是愕然,唯有我長長松了口氣。

片刻僵立之后,門外守軍齊齊退后,刀劍還鞘,槍戟撤回,讓出中間一條通道。

龐癸回首與宋懷恩眼神錯,我低聲對宋懷恩説,“此人可信。”

宋懷恩微微頷首,向牟連朗聲道,“多謝。”

牟連點頭,將手臂一揮,“路上當心。”

住我們,昏暗中莫辨神,我只覺得他言又止。

驀然一騎從他后掠出,拔劍指向我們,“他們是豫章王的人,王妃在他們手中!”

龐癸等霍然一驚,不待我們回應,牟連已怒斥道,“混帳!哪有什麼豫章王,你他媽眼花了!”

那副將勒馬近兩步,“好你個牟連,竟敢私自縱敵!來人,將這叛賊拿下!”

四下守軍毫無靜,一個個堅定如鐵石,只向牟連。

牟連冷冷側首,一言不發,凜然有殺氣迫人而來。

那副將倉惶環顧左右,大驚失,“你們……你們都造反了不?”

陡然一聲暴喝,牟連拔劍,手起劍落,將那人劈翻落馬,連哼都未及哼出一聲!

眼前驚變只在一瞬之間,那人的尸首在地上滾了幾滾,左右才出驚悸低呼之聲。

Advertisement

我亦未曾想到牟連會當眾斬殺副將,一時間驚得説不出話。只見牟連定定住手中滴長劍,僵立半晌,霍然抬頭向我們嘶聲吼道,“還不快走!”

宋懷恩將馬一勒,我按住他的手,“且慢。”

所有人的目堪堪匯集于我,我深吸一口氣,揚聲肅然道,“逆賊吳謙謀反,犯上作。牟連大義滅親,忠勇可嘉;待豫章王大軍城,平定暉州之,必當上奏朝廷,褒揚功勛;眾將士平叛有功,皆有嘉賞。”

牟連定定住我,仿如呆了一般。

恰在僵持中,宋懷恩揚劍指天,高聲道,“吾等誓死追隨豫章王,效忠皇室,吾皇萬歲——”

“吾皇萬歲!”鐵騎衛與龐癸等人隨即跪地響應。

四下守軍將士再無遲疑,盡皆伏跪在地,山呼萬歲之聲響徹夜空,令我心神震

牟連翻下馬,默然垂首片刻,屈膝跪倒,“吾皇萬歲!”

事不宜遲,一旦吳謙獲知行館之變,我們便先機盡失。

宋懷恩與牟連、龐癸等人當即在行館議定大計,兵分三路行事。

牟連率領手下戍衛,趁城頭換崗之機,夜襲北門,分兵拿下防守薄弱的東西二門;龐癸派出暗人,持我的函從北門出城,趁夜趕往寧朔方向,向蕭綦前鋒大軍報訊;宋懷恩率領五百騎,趁刺史府,挾制住吳謙,再與牟連會合,往城南駐軍大營奪取兵符,號令全城守軍;同時,由龐癸率領手下暗人四下潛暉州機要之地——倉、府庫、營房,在城中四下縱火,散布豫章王攻城的消息,搖暉州軍心,令全城陷

此刻天微明,已過五更,正是人們將醒未醒,最為松懈的時刻。

Advertisement

我們只有一次機會,要麼一擊得手,要麼全軍覆沒。

宋、牟、龐三人各自點齊兵馬,整裝上馬。

宋懷恩勒馬回頭,向我按劍俯首。

我深深凝他年輕堅毅的面容,向他們三人俯長拜,“王儇在此等候三位平安歸來!”

兩百余名侍衛留下來守護行館,我帶領玉秀等侍,照料夜間拼殺傷的士兵。行館一切有條不紊,侍衛們嚴陣以待,只等城中的訊號。我這才回房,匆匆梳洗整裝。

約莫過了兩三柱香的時間,侍衛來報,稱城中火已起。

我匆忙登上行館后山最高的流觴臺,憑欄俯瞰城中。

濃云霾籠罩下的暉州已是一片驚景像,城中四下騰起熊熊火,天際第一縷晨還未出現便已被濃煙遮蔽。云沉沉頂,看來今天將有暴雨傾盆。

我眼前約浮現出兵荒馬,人群奔走呼號的慘景……想來此時,整個暉州都已陷大難臨頭的驚恐和混。自睡夢中驚醒的人們,睜眼所見,亦如我眼前這般景像,依稀似末日將臨。

片刻之后,北門方向吹響號角,驚徹全城——那是我們約定的訊號,牟連已經得手。

天際濃云低垂,天依然昏黑如夜。

北門被牟連拿下,飛馬報訊的暗人順利出城。我遙北面,閉目默禱,只盼蕭綦快快趕來。

按龐癸所獻之計,此刻百余騎兵應當已出城,沿路燃起狼煙,以樹枝縛于馬尾,在離城一里外往來奔馳,踏起沙塵漫天,一路狼煙滾滾,揚塵延綿。城中守軍素來敬畏豫章王威名,驟然聽得蕭綦親率大軍到來,已是魂飛魄散,待親眼見北門已破,城外一片煙塵沖天,在天昏暗中遠遠去,恰似千軍萬馬浩而來,哪里還顧得上分辨真偽——果然未出半個時辰,東門、西門相繼傳來低沉號角,兩守軍不戰自潰,皆被牟連拿下。

Advertisement

城中混之狀愈演愈烈,火映紅了半邊天空,濃煙升騰,如莽莽黑蛇舞

此時暉州生變,全城火沖天,濃煙蔽日,料想蹇寧王在河對岸也看到了這番景。

他會不會相信是蕭綦的大軍攻城,如果騙不過這個老狐貍,依然被他強行渡河,又當如何是好?我的手心后背俱是冷汗,縱然經歷過一次次生死險境,面對這滿城烽火,惡戰在即,仍不住心神俱寒。

忽聽后有低微的哽噎聲,我回頭,卻見玉秀臉蒼白,正抬手拭淚。

“你怕什麼?”我沉下臉來,目緩緩掃過后戎裝仗劍的護衛們,向玉秀沉聲道,“這里沒有膽小怯弱之人,眾將士舍生忘死,個個都是真正的勇士,能與他們共生死,是你的榮耀。”

后眾侍衛盡皆容,玉秀撲通跪倒在地,“奴婢知錯。”

到底還是個十五歲的孩子,已算十分勇敢。我心中不忍,神稍緩,手將扶起,“將士們正在搏命拼殺,我不想看見任何人在此刻流淚。”

玉秀的淚水在眼眶中打轉,聲道:“奴婢不怕,奴婢只是,只是怕宋將軍他們有危險。”

孩子一雙圓圓亮亮的大眼中,滿是關切惶恐。我心中怦然牽,頓時有幾分了然,今日若換了蕭綦在陣前拼殺,我也未必能如此鎮定。

眼前浮現蕭綦從容睥睨的眼神……似有莫名的力量注心里,令我神思澄明。

我直視玉秀,決然開口,“他們都是最驍勇的戰士,必定會平安回到我們邊。”

我的話音未落,南面城外傳來雄渾嘹亮的號角,其聲沖天而起,直裂晨空,隨即是千萬戰鼓齊擂,鼓聲地,滾滾而來,聲勢之間殺氣震天。

那應該是宋懷恩奪下了駐軍大營,按事先約定,擂響戰鼓,吹起號角,隔河向謇寧王示威。

我站在高臺之上,一時心神俱震,握了圍欄,不敢相信一切如此順遂。

玉秀已顧不得禮制,抓住我袍袖,連連追問,“王妃你聽!那是什麼?那頭怎麼樣了?”

抿了不敢開口,沒有聽到他們親口傳來消息之前,不敢妄存一僥幸。

半炷香時間的等待,漫長難熬,幾乎耗盡我全部定力。

“報——”

一名侍衛飛奔上來,“暉州刺史吳謙伏誅,守將棄甲歸降,四面城門皆已拿下,宋牟兩位將軍已接掌暉州軍政,龐大人正率兵趕回行館!”

玉秀跳起來,忘乎所以地歡,“謝天謝地,謝天謝地!”

后眾侍衛歡聲雷,振鼓舞之溢于言表。

“很好,預備車駕城。”我含笑點頭,強抑心中激,沒有讓聲音流半分抖。

天空,我閉上眼,在心中重復玉秀方才的話,恨不得立時跪倒,叩謝上蒼佑我。

龐癸趕回行館時,大雨終于傾盆而下。

我搶在他跪拜之前,親手扶住他,向他和他后浴沐雨的勇士們含笑致謝。

龐癸棄了頭盔,狠狠抹一把臉上雨水,朗聲笑道,“做了半輩子暗人,今日能隨兩位將軍沖鋒陣前,痛快廝殺一場,是屬下平生大幸!”

如此豪邁的漢子,可惜為暗人,注定終生不見天日。我凝視龐癸,微笑道,“若是隨我回京,從此跟隨豫章王麾下,你可愿意?”

龐癸二話不説跪倒,“屬下為暗人,曾王氏大恩,立誓效忠,至死不得易主。”

我一怔,心下悵然,忽而轉念回過神來,“那麼,若是跟隨于我呢?”

“但憑王妃驅策!”龐癸抬頭,目炯炯,出一線微笑。

著龐癸和他后黑跪到一地的暗人,這一刻我猛然驚覺——昔日王氏一明一暗,在朝在野的兩大勢力,分別由父親和叔父所主宰,而今我卻被時勢推到了他們之前,第一次取代父輩的權威。我所接掌的不僅是眼前眾人的生死命運,更是他們對王氏的忠誠信重。

只在一念之間,似有強大的力量涌心中,將心底變得一點點堅

車駕和隨行侍衛穿過城中,沿路百姓紛紛驚慌走避,再無人敢像昨日一般圍觀。

全城已經戒備森嚴,經此一場變,暉州已是人心惶惶,富家大戶紛紛席卷細出城躲避,普通百姓無力棄家遠行,則急于屯糧儲,以防再起戰禍。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